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_av网站免费观看_国产一区二区免费视频_成人免费在线观看视频_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亚洲国产99

數字經濟的經濟學分析優選九篇

時間:2023-09-18 17:24:05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數字經濟的經濟學分析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數字經濟的經濟學分析

第1篇

關鍵詞:投資 圖書出版 國民經濟 企業化 市場化

自從金融危機席卷全球以來,中國政府對文化產業的重視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一個市場經濟視角上的空前高度。而傳統圖書出版業,更是面臨全面改制――由事業轉為企業,以釋放行業內本來應該更巨大的能量。作為不算新的新經濟增長點,出版行業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資本,隨著時代出版和出版傳媒兩支股票在證券市場上的起起落落,投行、游資等都開始關注這一行業,下面以圖書出版業為例,簡單介紹一下出版行業的現狀與前景。重點在于強調大家所不了解或者認識不全面的出版行業的特點。

一、圖書出版行業的制度與運作模式

出版基本分為圖書出版、期刊出版、報紙出版、電子音像出版幾個類別,其中圖書出版和電子音像出版的主體是出版社,期刊出版和報紙出版分別對應的是雜志社和報社。本文只涉及圖書出版。

圖書出版是指書籍、地圖、年畫、圖片、畫冊,和含有文字、圖畫內容的年歷、月歷、日歷以及由新聞出版總署認定的其他內容載體形式的編輯(包括組織、采錄、收集、整理、纂修、審定)、印刷、發行活動。或者說,是指依照國家有關法規設立的圖書出版法人實體的出版活動。 在我國,圖書出版是執行許可制度的。圖書由依法設立的圖書出版單位出版。設立圖書出版單位須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取得圖書出版許可證。

出于對輿論的管控需求,圖書出版行業仍然處于國家完全壟斷的階段。每個出版社必然對應一個黨政部門,所以每個出版社都受上級主管單位和新聞出版總署的雙重管理。重要的是,出版社的高層領導,往往需要通過上級單位的任命而產生,有的出版社甚至還需要向上級單位上繳部分利潤,即使兩者沒有任何業務上的關系。這幾項特點表明出版社大多是標準的事業單位,后面會提到出版社的轉企改革問題。

出版行業的利潤率較高。圖書出版的直接成本占碼洋(可以認為是單書定價或多書定價之和)的20%左右,而出版社向主(傳統新華書店)、二(民營書店、供銷商等非新華系統)渠道發貨大多是以5~6折結算,賬期一般是1年以上,根據銷量結算,大多數情況下,過了銷售周期但仍沒有賣出的圖書,將會被退回到出版社。這就是出版社的市場運作模式。出版社的另一項重要業務來自教材教輔。高校的教材有老師選定,更是一種市場行為。而小初高的教材教輔往往由各地教委指定或者學校選購,這就需要出版社直接和銷售終端建立聯系,目前各地教材教輔多被本地區的出版社壟斷,在同質化嚴重的教材競爭中,出版社與教委和學校關系的疏近決定了教材業務的好壞。值得注意的是,從總碼洋來衡量,教材教輔是圖書市場真正的主體。

二、出版行業與宏觀經濟的關系

圖書出版業是文化產業上的一個重要環節。作為第三產業,它將是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一點。第三產業占整個經濟的比重是反映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依據。比重越高說明經濟越發達。這其實可以理解為社會越進步,人的價值和精神產品越得到認可,圖書出版業正處在這樣的位置。

人們往往認為出版行業可以逆勢而上。主流媒體與投資分析經常提到在經濟危機中出版行業能夠逆風上揚,所以得到政府的重視。事實上,出版行業是順周期行業,只不過他的運作模式決定它對危機的反映是略微滯后的,由于圖書的生產周期長,鋪貨速度緩慢、回款周期長等因素,我們看到的財務表格很難令我們判斷出行業的現狀,只能反映過去一段時間的表現。事實上,出版行業只是弱順周期行業。

對于目前出版系統及出版社利潤增長的波動,主要原因有兩各方面:一是市場化進程對行政壟斷地位的沖擊,這會帶來出版業超額利潤的降低。二是利潤從體制內流向體制外,特別是流向眾多的民營文化公司。民營資本大量涌入出版業從一個側面也說明出版市場有著可觀的利潤回報和發展空間,我們當然應該用積極的眼光來看待這一力量,但政府在引導民營資本進入出版市場的同時,應該加強監管和審查力度,肅清魚龍混雜的局面,凈化出版市場環境。三是大眾出版比重的上升會降低出版業總體利潤水平,國際出版業中大眾出版的利潤率是最低的。

另外需要強調的是,民營出版雖然勢頭很猛,但是由于天然的劣勢――沒有書號資源,當出版社改革完成后,新的企業制度將激發體系內的創造力與爆發力,民營出版如果沒有綁定固定的出版社,那時將舉步維艱。作為投行,一定要看清民營出版的先天不足,保持謹慎投資。

三、政府干預下的出版行業未來

原新聞出版總署規定,2010年一定完成所有出版社的企業化改革,過期未轉制的將不予注冊。在政府的干預下,出版社的未來可以簡單地用一句話概括――對內企業化,對外市場化。把握住這兩個核心,把出版社打造成現代企業,這是未來的路線。

近年來,隨著出版業市場化進程的推進,出版社逐步放開市場動作,進一步加大投入,積極的迎接競爭的步伐使的出版社經濟效益不斷改善。隨著外資和社會資本的大量進入,國有資本在行業中的主導地位將改變,一些國有出版單位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逐步被淘汰,另有一些國有單位則通過大規模的改革,通過產權多元化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實現與社會資本和外資的逐步融合。在未來幾年,圖書出版業將迎來一個重新洗牌的時期,舊的格局被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新一輪跑馬圈地、搶奪市場空間和先機將成為競爭的重點。

未來的圖書出版會走向哪里呢?

首先是資產整合。所謂跨資產整合,其實質是指出版企業通過資本方式將大股東(往往是各省級出版集團)內的其他非主營資產逐漸納入上市公司經營范圍內,形成多元化產業體系。地方出版集團擁有多種非出版類資產一直是出版企業的“中國特色”,如安徽出版集團旗下除了將出版主業完全注入上市公司之外,還擁有酒店資產(天鵝湖大酒店)、旅行社資產(安徽中國旅行社)、華文國際經貿、安徽醫藥集團、移動漫游、安徽市場報等,這些資產多數與出版主業直接相關性較弱,但是有很大的市場,是出版主業的上下游。

更讓資本市場心動的是“跨媒體整合”的概念。所謂跨媒體,指出版企業可以通過資本運作的方式,并購報紙、雜志以及網絡等新老媒體形式,改變單一的圖書生產盈利模式,增加廣告等收入,形成多媒體產業形態。事實上,國外許多傳媒巨頭都是延續著媒介多元化的路線發展和壯大的。因此有媒體評論人士認為,中國媒體產業要想打造具有一定國際競爭力的媒介集團,跨出媒介間的行業壁壘是最必要的一步。

拋開即將發生的新變化,傳統出版的未來增長點也有不少。義務教育教材是一個穩定的市場,職業教育及課外讀物圖書是不斷增長的市場。教育圖書市場可以說是個永久的大市場,經得起不斷深入開發,例如,與海內外專業大型教育和出版機構合作開發社會教育資源,研發職業教材市場;承擔農家書屋建設所用書的政府采購及教育館配圖書采購會促使圖書銷售收入增長,對業績增長貢獻都將很大。

四、結語

本文意在簡單介紹圖書出版行業的特點,希望在對這個行業投資時能夠掌握更關鍵的信息。圖書出版行業現在處于變革的時期,未來的不確定性進一步提升了它的投資價值。無論怎樣,幾個關鍵點是穩定不變的。

一是圖書出版行業是微弱、滯后的順周期行業。

二是出版行業作為第三產業,長期應是向好的。

三是出版社改革的核心是對內企業化,對外市場化,類似國企當年的改革,可以以史為鑒。

參考文獻:

[1](日)長岡義幸著,甄西譯,《出版大冒險:剖析日本13家出版社產生利潤的機制與結構》,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6月第1版

第2篇

實現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需要一個完整、合理和協調的產業結構,要求各個產業之間能夠做到資源的有效、合理配置。我國產業結構面臨著很多的問題:基礎設施落后;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產業所占比重較低;傳統產業如鋼鐵行業和第一產業的技術含量普遍較低;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所占的比重不高;產業結構的地區分布不合理等。要在保持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其難度之大是可想而知的。產業結構調整的關鍵是要實現高加工度與高附加值導向的產出結構、規模經濟導向的組織結構和高技術導向的技術結構。但對于產業結構調整而言,無論是改善產業間的比例,還是提高產業結構之質量;無論是采取以投資傾斜為主的增量調整,還是采取以資源的再配置為主的存量調整,都離不開資金,都要求有雄厚的金融資本做后盾。無論是基礎設施建設,新興產業的發展與扶持,還是需要調整、退出的部分產業,所需要的資金動輒數以億計,資金是推動產業結構演進的動力。而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旺盛的資金需求與相對稀缺的資金供給是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所面臨的瓶頸問題。我國要做到可持續發展,就必須進行產業結構調整;而要進行產業結構調整,首先就要解決資金約束問題。

一、我國產業結構調整中的資金約束狀況與分析

美國人西里爾?E?布萊克曾經用比較方法和跨學科方法對現代化進行研究。他認為,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所占的比重是衡量一國經濟現代化的重要標志。一個國家產業結構變化與其經濟發展水平相聯系,其變化趨勢是:經濟越發達,社會生產力水平越高,資源向第三產業轉移越快,以至第三產業在產業結構中所占比重超過第一、二產業。

我國的產業結構現狀是:按現價計算,2003年我國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別為14.6%、52.3%和33.1%,其中工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45.3%。按照世界銀行的統計,目前全球第一、二、三產業的平均構成約為4%:32%:64%,而工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21%左右。其中,高收入國家和中等收入國家第一、二、三產業的平均構成約分別為2%:30%:64%和10%:36%:54%。中國第三產業的比重比世界平均水平低30.9個百分點,第一產業比世界平均水平高約10.6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則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20多個百分點。

不僅與發達國家,就是與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我國的產業結構也很落后,亟待調整。在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的過程中,面臨著嚴重的資金短缺問題:我國資金投入在總量上受到經濟總量的制約,投入的絕對數額較小;即使這種數額相對較小的資金,也由于種種原因無法做到充分利用,這使得我國不得不通過發行國債來籌措資金,拉動經濟增長;但由于國債的增長速度過快,又在極短的時期內就開始面臨較大的債務壓力,制約了未來的發展能力。

1、作為發展中國家資金總量上缺口很大。與已經實現高度工業化,正在進行信息化革命的西方發達國家不同,它們在從20世紀60年代末期逐步開始進行產業升級的,那時整個西方世界的經濟處于極快的上升期,它們所進行的產業結構升級,是利用當時先進的技術來進行產業結構的深化,同時,將原有的傳統產業向海外轉移,通過降低成本獲得大量利潤,并利用大量的金融資本在其它國家來投資獲利。這使得它們有著充足的資金、物質和技術支持,并且由于處于領先階段,其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的時間也是寬裕的,可以有條不紊地逐步進行;而我國是作為發展中國家的身份來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的,這就注定我國要在一個先天性的底子薄、資金不足的境況下完成高度工業化、實現信息化的進程,更何況中國還是以一個追趕的姿態進行,時間緊迫,客觀環境要求產業結構調整只能一步到位,以免達成預定目標以后又再次落后。這更加需要在一個相對短的時間內投入大批的資金。

從世界范圍看,20世紀80年代以來,西方一些發達國家的財政支出,適應不斷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和經濟持續增長的要求。例如,近年來美國政府每年都安排700億美元的預算,主要用于產業結構升級的研究與開發。美國對信息產業的投資,促成了該國經濟長達9年多的高速增長。這說明,西方發達國家在政府投資促進經濟增長的方式上,已經更加突出了通過推動產業結構的升級來促進經濟增長這一關鍵環節。而我國無論是資金總量還是投資結構上,與西方國家相比都有很大差距,遠遠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需求。

我國每年的建設資金缺口很大,建設經費不足已成事實。國家在財政收入不足的情況下,靠發行國債籌措部分建設資金。即便如此,仍出現了巨額的財政赤字。盡管這里有部分為拉動經濟增長采取赤字政策的因素在內,但不可否認,國家投資資金嚴重不足。即便如此,也無法滿足各個行業的資金需求,國家只好有重點的投入,將有限的資金用在重點扶持企業和基礎建設上,無法做到各個方面的兼顧。

2、銀行借貸情況嚴重。由于歷史的原因,我國銀行內部的呆、壞帳現象嚴重,很多企業有拖欠銀行貸款的事實,使得企業信用受到很大的影響,當那些以往經營效果不好的企業需要獲得貸款進行技術改造、科研創新的時候,銀行往往出于顧慮出現惜貸的現象。企業由于無法進行技術改造而經營更加困難,于是銀行更不愿意貸款,形成惡性循環。即使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來促進銀行為企業貸款,吃夠了苦頭的銀行仍然躊躇不前。這就出現了這樣一個現象:一方面,企業資金缺乏而得不到支持;另一方面,銀行閑置了大量的資金,卻由于信用風險等原因而無法得到利用,造成資源的浪費。基礎設施項目投資規模大、建設周期長、投資回收慢,而且預期盈利不高,再加上目前價格扭曲等問題,造成投資風險較大。因此基礎設施項目對于商業性資金缺乏吸引力,在資金自由競爭中往往處于不利地位。

3、企業內部資金積累不足。由于歷史的原因,我國很多老企業是從計劃經濟走過來的,以前,他們的利潤上繳國家,自身沒有足夠的資金積累;企業轉制后,與國外同行業相比,往往規模較小、設備落后。作為一個大國,我國達到世界500強實力的企業寥寥無幾,上榜的企業也多是屬于金融部門或者國家壟斷、進行全力扶持的行業,如銀行、石油化工、航運等部門。規模小,企業抵抗市場風險能力不足,資金積累速度較慢、數額較小;同時,由于我國改革開放僅僅20幾年的時間,而給企業進行資

本積累的時間則更短,那些老國企幾乎是剛剛與主管部門脫鉤便又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根本就沒有足夠的時間來積累大量用于企業改造的資金,在內部資金積累的絕對額上嚴重不足。

4、國外貸款弊端很多,而且獲取量不足。我國利用的外資(不含外商直接投資)主要來自外國政府貸款和國際金融組織貸款,因其還款期限長、利息率低等優惠條件,特別適用于基礎設施項目投資。由于可以利用的外資總量有限,而且隨著國際政治經濟環境的變化,越南、蒙古、獨聯體國家以及東歐地區等都成為我們爭取這些優惠資金的競爭對手,近年來利用外資在各種資金來源中的地位進一步減弱。1997年席卷整個東南亞的金融危機之所以會造成那么大的破壞,很大一部分就是由于這些國家存在著大量外債――尤其是短期外債的關系,這是我國最應該注意的地方。盡管我國如今的外債結構還很合理,國外貸款比例不是很高,但是依靠國外貸款發展經濟并不是完全可取的。并且,國外貸款受到政治、經濟等各種因素的綜合影響,條件相對苛刻,利用方往往很難達到貸款方的要求,造成獲取量不足。

5.銀行沉淀大量的民間存款,造成資源極大浪費。在我國產業結構調整亟需資金的時候,銀行中的居民儲蓄卻在不斷的增加。1998年,我國的居民儲蓄存款余額為53408億元人民幣;1999年為59622億元;2000年為64332億元,到2005年,存款已經突破了80000億。一般來講,高額的儲蓄率和大量的儲蓄額對于國民經濟的長期穩定發展是不可缺少的,但問題的關鍵在于現在我國正面臨一個銀行借貸、整個社會的信用活動不足的情況,這種狀況使得這筆巨大的財富不能為經濟建設所用,從而進入到生產流通領域創造新的價值,而是無聲無息地沉淀下來,造成了資源的極大浪費。

二、解決我國產業結構調整中資金約束問題的思路及建議

要想解決資金約束問題,首先要針對我國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我國在缺乏資金的同時,民間閑置8萬億的儲蓄存款,銀行存在惜貸的現象,我國的貨幣乘數過低。如果解決了這些問題,在短時期內就可以獲得大量的資金。這些資金大部分是長期的消費資金沒有進行消費而積累下來的,它的合理利用是對以往未應用購買力的補償。如果能引導這些資金直接進入到生產、流通環節中去,直接參與到產業結構調整中去,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靠借貸獲取資金對經濟造成的負面影響。也就是說,一方面要解決資金的來源問題,主要是要將當前沒有得到充分利用的資金重新投入到生產流通中去。另一方面,通過制度的創新來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擴大貨幣乘數,促進資金的利用。我國現在的貨幣乘數極低,說明我國在資金使用的效率上還有很大的潛力。如果能夠將貨幣乘數提高一倍,那么經濟運行中所實際需要的資金量就會減少一半,也等于緩解了資金的約束問題。事實上,效率的提高與資金的獲得是相輔相成,而它們與產業結構調整也是相互促進的。我們要建立新的資金利用體制,進行制度上的創新。

1、建立誠信制度。這是我國現在經濟發展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誠信是企業生存的根本。現在的中國企業,正處于一個誠信危機的時代。這就要求政府要對企業進行引導,建立誠信監控制度,重新塑造企業的形象。這是建立良好的資金運行秩序的首要前提,也是解決銀行惜貸現象最根本的出路。只有資金的安全性得到保證,才能夠讓投資者放心大膽地進行投資。

2、完善金融監管制度。這一點在中國的資本市場上尤為重要。由于金融行業是個敏感的行業,處于整個經濟活動的中心,它的運行正常與否直接關系到整個社會的經濟活動能否順利達到預期目的,對金融秩序的破壞所產生的后果往往牽扯廣泛,影響巨大。當前經濟建設過程中,各種騙貸、騙稅案件層出不窮,就是因為監管上存在巨大的漏洞。如果不能加強管理,損失是難以估量的。一個好的監管制度體系是一個能夠杜絕類似違規事件發生的體系,它能在危險的苗頭剛剛出現就做到及時的處理,使得違規行為沒有造成大的破壞之時便被消滅在萌芽狀態。這樣才是保證市場秩序、維持市場正常運行的最根本途徑。

3、引導投資者進行理性投資。當前居民個人投資可選擇性比較小,民間投資大部分集中在國債和股票市場上。而股票市場投資又占絕大部分。一方面,這些普通投資者進行投資的心態還不成熟,大部分是以投機的目的來進行資金投入的;另一方面,我國股票市場發展還不成熟,規避風險的機制還沒有完全建立,這就使得投資帶有盲目的“跟風”性質,大量的資金在短時間內投入某處,而一旦有風吹草動又立刻呼嘯而去的情況屢見不鮮,這種大規模的資金無序流動極易造成金融動蕩,破壞力很大。所以,要制定政策引導獨立投資者進行以獲取長期穩定收入為目的的理性投資而非短期的盲目性的投機活動。這樣,就使得企業發展、產業結構調整獲得相對穩定的資金支持,從而保證了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同時也保證了投資者個人的長遠利益。

4、鼓勵各種基金的發展,建立多種開放式基金形式。這是使居民儲蓄從銀行流入到經濟建設中去的主要形式。居民之所以在現在已經極低的利率下仍然把錢進行儲蓄,一是因為在中國社會保障還不完善的時候,中國人有存錢來應付不時之需的習慣;二是為了子女教育或將來消費的儲蓄;三是由于其它擁有保證的可靠回報的投資形式還很稀少。可見,存款主要是流動性、安全性和收益性有保證。事實上,如果能夠為投資者提供相應的條件,銀行內的存款是很容易流動起來的。由于個人投資者精力、獲取信息能力、投資理財能力均十分有限,客觀上存在著大量的理財需求。可以根據投資者的要求、目的以及資金的投向,建立各種形式的基金,如教育基金、養老基金、技術革新基金、風險投資基金等,這樣既能滿足投資者的要求,又能夠充分利用沉淀在銀行中的居民儲蓄存款,將分散的數額較小的資金匯集起來,投入到經濟建設需要的部門當中,同時,以基金的形式投資也便于國家的監管與引導。這些基金要達到一定的規模,至少要有足夠的資金進行多元化的投資組合,以規避風險,實現安全性;同時,按照投資者的要求和目的,制定不同的投資方向,滿足不同投資者在收益性上的要求;開放式的形式能夠保證投資者擁有的基金隨時變現,實現了流動性的要求;甚至可以參照國外的做法,經投資者同意后,將其在銀行的存款與某一或多種基金掛鉤,直接實現了流動性和收益性的保證。

5、鼓勵風險投資,鼓勵投資于實業。在創立大批大型基金的同時,政府要制定相應的政策,引導基金進行正確的投向。我國現有的基金大部分投資于金融產品,這雖然對于經濟的發展有好處,但是促進作用有限,而且風險很高。政府應當引導那些新建立的基金進行風險投資或者直接投資于實業,這樣,就可以直接將資金應用到產業

結構調整的過程中去,避免了虛擬成分的影響,降低了金融泡沫。

風險投資不同于一般性的政府投資或者銀行貸款投資,它是以技術密集型產業為投資領域,以開發高新科技的高校、研究院所、科技企業為主要投資對象。其投資風險很高,但投資收益也極其可觀。它是高新產業的催化劑與推進器,美國的高新科技尤其是信息、電子、軟件、網絡等行業的迅猛發展,與風險投資是密不可分的。在美國,風險投資的平均利潤率為25%―35%。而反觀我國,風險投資還處于起步階段,規模較小,實力較弱,只能支持投資少、風險低的技術項目,難以承擔高技術產業化所需風險資本的重任,更談不上利用投資組合來分散風險,形成自我發展的運行機制。所以,要利用風險投資的高回報,創立大型的風險投資基金,吸收民間存款,利用規模優勢規避風險,獲得回報,并且扶持生產高附加值產品的企業發展壯大,在產業結構調整中發揮作用。

引導基金投資于實業,主要是指基金投入到那些亟待發展的產業中去,成為企業的股東。這并不是通過購買上市股票實現的,而是要基金直接參與到有發展潛力的企業建立或壯大過程中去,參與到企業的經營決策中去;不是靠二級市場的資本得利,而是靠企業生產獲利的股息獲得利潤。從某種角度上來講,這就是另一種形式的風險投資,所不同的是,他不一定要投資于高新技術,只要是從長遠來看有利可圖的企業,就可以進行。

6、以政府為主導,大力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證券化,利用股份制引導民營經濟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減輕政府投資壓力。通過股份制改革吸納社會資金和通過資本市場發行債券籌集資金,可以降低建設項目的籌資成本,擴大資金來源,加快項目建設進程;通過將項目投融資形式證券化,可以更好地體現受益者投資的原則,明晰基礎設施項目的產權,增強項目管理者和投資者的風險防范意識;同時,避免了以往因政府通過發行債券而導致的債務壓力加大的問題,可以彌補資金缺口,加大產業結構調整中的資金投入,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

第3篇

關鍵詞:優秀男子運動員;50 km競走;運動學分析;田徑

中圖分類號:G8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2076(2016)06-0104-06

Abstract:With methods of documentation, interview and video observation, this paper conducts an analysis on the walking techniques of the top four athletes in the 50 km Walking Race Finals of 2016 Olympic Trail. The study indicates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first, the step size of the four athletes is comparatively identical and the technical style should be shifted into “long step with low frequency”. Second, compared with world-class race walkers, the four athletes share the same knee joint angle when the supporting leg vertically stands on the ground, keep outstanding extending state and excellent single leg supporting time. Third, the four athletes share the same landing angel with world-class race walkers, but they need improvements towards the extending angle, thigh angle and upper arm and fore arm angle. Last, the moving speed of the elbow joints and knee joints of the four athletes is slightly faster than that of world class race walkers, therefore, reasonable adjustment of step size should be made in future training.

Key words: China; elite male athletes; 50km Walking Race; kinematic analysis[HK][HT]

2016年3月6日在安徽黃山舉行了2016年全國競走大獎賽暨奧運會選拔賽,在男子50 km競走項目的角逐中,江蘇選手王振東以3:41′02″的成績獲得了冠軍,該成績在當時排在了2016年度男子50 km競走項目的世界第一名。此外,遼寧選手韓玉成、山東選手于偉、選手張航分獲第二至四名,成績分別為3:42′43″、3:42′54″和3:43′31(見表1)。若以2015年北京田徑世錦賽進行對照,4名運動員此次的成績在北京田徑世錦賽中分別可以獲得第二名、第四名、第五名和第七名。從以上成績可以看出,目前中國男子50 km競走項目的成績呈現出明顯的上升趨勢,且有多名運動員達到了世界優秀運動員水平。

1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1.1研究對象

以2016年全國競走大獎賽暨奧運會選拔賽,男子50 km競走決賽前4名運動員在37 km處的技術動作作為此次的研究對象。由于競走技術動作的一個周期被稱為一個復步,一個復步又由兩個單步構成,因此本次研究的技術動作包括了左腳著地―右腳著地―左腳著地共兩個單步。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利用CNKI中國知網查閱了在國內體育類核心刊物發表的有關男子50 km競走的文獻,以及與競走技術相關的書籍。

1.2.2專家訪談法

[JP2]在研究期間,對1996年代表中國參加亞特蘭大奧運會男子50 km競走項目,現任河北省競走隊教練的張會強,以及中國國家競走隊河北籍隊員高連佐進行了多次訪談。[JP]

1.2.3三維攝像法

男子50 km競走的比賽場地的周長為2 km,共進行25圈。在比賽中使用兩臺索尼 HXR-NX100型攝像機,對前8名運動員在進行到第19圈時,距離終點線1 km處的技術動作進行定點拍攝。攝像機高度為1.30 m,距離拍攝范圍坐標原點的距離均為20 m,攝像機的主光軸均對準運動區,且兩條主光軸的夾角為90,拍攝速度定為50幀/秒。拍攝結束后,使用型號為C-003的PEAK三維框架對拍攝范圍進行標定。

1.2.4錄像解析法

使用德國生產的SIMI motion三維運動分析系統對所拍攝的運動圖像進行解析。在解析過程中使用Hanavan人體數學分析模型,選取拍攝對象的頭、雙側肩、肘、手、髖、膝、足等20多個關節點,對每一名運動員的一個復步進行解析研究,使用數字濾波法對所得到的解析數據進行平滑處理,確定截斷頻率為8 Hz。

1.2.5數理統計法

使用SPSS12.0軟件對解析所得到的數據進行統計計算。

2研究結果與分析

2.1步長、步頻與重心移動速度

步長和步頻是決定競走速度的兩個最主要因素。步長是指在競走過程中雙腳同時著地時,腳尖與腳尖之間的距離;步頻是指單位時間內兩換的次數[1]。對于高水平競走運動員而言,由于有著長年的訓練積累,因此可以在比賽中對步頻和步長進行很好的控制。

據資料顯示,世界高水平的50 km競走運動員,其步長和步頻分別可以達到116±0.05 cm和200±8 步/min[2]。由表2中的統計數字可以看出,每名運動員兩個單步的步長并沒有太大的差異,4名運動員兩個單步的平均值分別為115±4.55 cm和114.5±4.65 cm。其中,步長最大的是韓玉成,兩個單步分別為121 cm和120 cm;張航的步長最小,分別為110 cm和109 cm。與之相對應的是,4名運動員中韓玉成在此段落的步頻最慢,為206 步/min,而張航的步頻最快,達到了211 步/min。從表2中的數據可以看出,韓玉成的身高和腿長分別為175 cm和103 cm,而張航的身高達到了184 cm,腿長為109 cm。由此可見,韓玉成在此階段的步幅更為開闊,更符合“大步幅、低步頻”的國際競走的主流技術,而張航并沒有充分發揮出身高腿長的優勢,此階段的步幅偏小。同時,表2數據也充分說明了步長與步頻的負相關關系,即步長值增大必定會導致步頻的下降,步頻的增加也會制約步長的增長。因此,如何確定最符合競走運動員自身實際的步長與步頻,是提高競走運動成績并實現競走技術最佳化的關鍵所在。

此外,世界高水平的50 km競走運動員在比賽中的最大位移速度能夠達到4.13±0.14 m/s,全程平均位移速度為3.72±0.04 m/s[2]。此次4名運動員的位移速度平均值為3.82±0.09 m/s,介于全程最大位移速度和平均位移速度之間,其中于偉的位移速度最慢,為3.72 m/s;韓玉成的位移速度最大,達到了3.92 m/s。數據說明,韓玉成采用的“大步幅、低步頻”競走技術有著很好的動作效果,更加符合田徑技術中“經濟性”和“實效性”的兩項標準。

2.2 騰空時間及頭頂點位移

在對競走運動員的騰空動作進行描述和評價時,運動員在行進過程中的頭頂點垂直位移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評價指標。所謂頭頂點垂直位移,是指在競走一個復步過程中,運動員頭頂點在上下方向所出現的最大值與最小值的差值。對于50 km競走而言,由于比賽節奏較慢且持續時間較長,運動員的技術運用要比20 km競走更加規范。一旦發現運動員在行進過程中,頭頂點垂直位移的數值增大,說明運動員此時的身體重心有著較大的起伏變化,顯現出騰空犯規的趨勢[3]。

[JP2]此次研究結果表明,4名運動員騰空時間的平均值為49±2.94 ms,頭頂點位移平均值為5.0±0.48 cm。而世界高水平男子50 km競走運動員的騰空時間約為45±7 ms,頭頂點位移平均值為4.7±1.8 cm[2]。由此可見,中國運動員在控制身體起伏方面還需要進一步改善。在4名運動員中,張航的騰空時間和頭頂點位移的數值均為最小,分別為45 ms和4.5 cm。這一點說明張航在競走過程中,身體重心起伏程度很小,能夠保持較好的技術動作的向前性,這應該與其在比賽中步長較短,且步頻較快有著密切的關系。騰空時間最長的是于偉,數值為52 ms,與之對應的頭頂點位移距離為5.3 cm,說明該名運動員在行進過程中身體有著較大的起伏,雖然騰起時間與70 ms的騰空臨界值還有差距,但這對競走運動員速度的發揮是不利的,并容易出現騰空犯規。另外,在步長和步頻兩方面表現最好的韓玉成,騰空時間和頭頂點位移分別為50 ms和4.7 cm,說明該名運動員也應該加強對身體重心起伏的控制。[JP]

2.3膝關節角度

表4、表5是前4名運動員在第一單步和第二單步中,膝關節及其他相關指標的統計數據。通過對比可以發現,前4名運動員在第一個單步中雙腿膝關節的角度變化,與第二個單步中的數值相比沒有明顯的差異,這一點說明4名運動員在比賽中的技術動作十分穩定,雙腿在力量、柔韌等方面都十分對稱。

據研究表明,在競走過程中當支撐腿膝關節角度大于或等于175°時,便可以被人類肉眼視為是伸直狀態。相關資料顯示,世界級高水平的50 km競走運動員,在支撐腿向前著地瞬間,膝關節角度大約為178°±2°,到支撐腿垂直地面瞬間,膝關節角度增大至181°±2°,至支撐腿離地瞬間,膝關節角度又縮小為157°±7°[2]。在此次比賽中,前4名運動員在左、右腿向前著地瞬間,膝關節角度的平均值分別為178.10°±0.34°和178.30°±0.96°,與世界級高水平競走運動員相比差別不大。數據說明4名運動員在行進過程中,能夠很好的保持支撐腿向前著地的狀態;在4名運動員左、右腿分別與地面垂直的瞬間,膝關節角度的平均值分別為187.23°±1.61°和187.63°±0.79°,兩項數值均明顯大于世界級高水平競走運動員在支撐腿垂直瞬間的膝關節角度。說明運動員在支撐腿從著地到垂直地面的過程中,一直保持著很好的伸直狀態。支撐腿在垂直于地面的瞬間,已經呈現出“反弓”的狀態,說明此時支撐腿伸直的狀態非常充分;在支撐腿離地瞬間,左、右腿的膝關節角度平均達到了159.83°±2.48°和160.83°±2.50°,說明4名運動員的支撐腿在離地瞬間,都保持了很好蹬伸狀態。另外,在整個技術動作中,4名運動員的左、右腿作為支撐腿進行單腿支撐的平均時間,分別為26.75°±1.70 ms和27.00°±1.63 ms,與世界高水平運動員27±2 ms的單腿支撐時間也非常接近[2]。

除了以上幾個指標之外,運動員在競走過程中的著地角與蹬地角也是兩項非常重要的技術指標。著地角與蹬地角是指在支撐腿著地和離地瞬間,身體重心與支撐點之間的連線與地面形成的夾角[4]。在支撐腿著地瞬間,著地角過小會增大速度損耗,不利于身體重心的水平位移;而著地角過大則說明支撐腿著地點距離身體重心投影點的距離太近,對步長有著不利影響。同樣,支撐腿的蹬地角過大,說明運動員在蹬伸過程中向上發力明顯,在不利于保持身體向前性的同時也增加了騰空犯規的風險;但蹬地角過小又會導致運動員過分降低身體重心,從而對步頻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在競走過程中保持適宜的著地角和蹬地角是十分關鍵的。后蹬角小于著地角,是現代競走技術一項重要特征。世界高水平的競走運動員,著地角和后蹬角大約為70°±2°和62°±3°[2]。由表4、表5中的統計數字可以看出,四名運動員在左、右腿著地瞬間著地角的平均值分別為69.63°±1.45°和69.83°±1.03°,與世界級高水平運動員著地角的差別不大;而四名運動員左、右腿離地瞬間蹬地角的平均值分別為66.20°±1.47°和65.60°±1.83°,與世界級高水平競走運動員有著十分明顯的差別。在50 km競走比賽中,運動員在36~38 km段落普遍會出現較為強烈的極點反應,使運動員的步長和步頻發生變化,應該是造成此時蹬地角度過大的主要原因。

2.4 踝關節角度

競走過程中要求運動員在著地瞬間微抬腳尖,由腳跟著地后迅速過渡到全腳掌滾動著地[5]。目前,世界優秀競走運動員著地瞬間的踝關節角度普遍為105°±2°左右;隨著運動員身體重心前移,踝關節的最小角度達到93°±4°;在支撐腿離地瞬間,踝關節角度的平均值為126°±3°,蹬伸幅度約在23°±4°左右[2]。

表6是對前4名運動員在一個復步中踝關節角度變化進行的統計。可以看出4名運動員擺動腿向前著地瞬間,左右兩側踝關節角度平均值分別為106.23°±1.40°和106.90°±1.06°;隨著擺動腿轉為支撐腿,運動員身體重心前移通過支撐腿著地點,在踝關節即將做出蹬伸動作前,踝關節的角度達到了最小,為隨后的蹬伸積聚勢能,4名運動員在此時的踝關節角度為94.58°±1.76°和93.65°±3.00°。由數據可以看出,4名運動員擺動腿著地瞬間的踝關節角度與支撐狀態下踝關節的最小值,與世界優秀競走運動員的差別不大。此后,隨著運動員重心繼續前移,支撐腿的踝關節向前發力蹬伸,至支撐腿離地瞬間,左、右兩側踝關節角度的平均值分別為116.65°±1.74°和115.30°±1.25°,蹬伸幅度分別為22.08°±3.16°和21.65°±3.40。這兩項數據說明,與世界優秀的50 km競走運動員相比,4名運動員的踝關節蹬伸的幅度較小,這對運動員的步長和水平速度的發揮都是不利的,應在今后的訓練中加強踝關節的力量訓練,并保持好踝關節的靈活性。

2.5擺動技術

擺動腿的最小膝角是指在單腿支撐階段擺動腿前擺過程中膝關節夾角的最小值[6]。在競走比賽中,適宜的膝關節角度不僅可以縮短擺動腿的擺動半徑,加快擺動速度,而且還可以使擺動腿得到適度的放松,達到節省體力的效果,世界級高水平競走運動員擺動腿的最小膝角大約為94°±2°左右[2]。此次4名運動員擺動腿的最小膝角平均值分別為94.90°±2.42°和93.35°±2.13°,與世界級高水平競走運動員的最小膝角差別不大。

大小臂夾角是運動員在擺臂過程中肘關節角度的平均值,世界高水平的50 km競走運動員的大小臂夾角約為90°±2°[2]。在此次比賽中,前4名運動員在擺臂過程中左、右肘關節的平均角度分別為92.58°±1.08°和90.18°±1.75°,左臂的肘關節角度比世界優秀運動員略大,四名運動員在擺臂過程中右臂的夾角略小,說明運動員在行進過程中對右臂的控制更好。由于現代競走技術要求運動員的上肢與下肢、左側與右側最大限度的做到協調、一致,因此建議在今后的訓練中加強對左側肩關節的力量和柔韌性練習。

大腿夾角為左右兩側髖膝關節連線所形成的夾角。在競走項目中,大腿夾角常被用于評價運動員下肢的動作幅度,目前世界高水平競走運動員的大腿夾角大約在77°±4°左右。表7中的數據顯示,4名運動員在兩個單步中大腿夾角的平均值分別為70.70°±4.29°和73.25°±3.86°。數據說明運動員在左腿向前擺動時大腿夾角相對較小,因此在訓練中應注意發展髖關節的靈活性,以增大左腿在擺動過程中的動作幅度。此外,4名運動員中韓玉成的大腿夾角與世界優秀運動員十分接近,這一點與前文所提到的4名運動員中韓玉成的步長最大所對應,其余3人的大腿夾角都明顯小于世界高水平運動員。

2.6擺動速度

競走技術要求運動員在保證合理動作幅度的同時,對上下肢的擺動速度進行有效的控制。在針對競走技術的研究中,常選取膝關節與肘關節的位移速度對運動員上下肢的擺動速度進行評價。

由表8中可以看出,4名運動員肘關節擺動速度的平均值與膝關節擺動速度的平均值差別不大,說明四名運動員上下肢擺動的速度差別不大,運動員的擺腿和擺臂在完整技術中有著很好的一致性。相比之下,4名運動員除了于偉之外,有3名運動員左側肘關節的擺動速度比右側肘關節略慢,說明與左側相比,運動員右側的擺臂更顯有力,這一點與前文對運動員擺動角度的分析相對應。因此,建議3名運動員加強對左側肩關節力量練習,以加強行進過程中左臂的擺動速度。另外,資料顯示世界高水平的50 km競走運動員,肘關節和膝關節的移動速度分別為4.0±0.2 m/s,和3.9±0.3 m/s,比此次前4名運動員兩項數據的平均值略小[2]。分析兩者存在差距的原因,可能與我國運動員仍存在“小步高頻”的技術特點有關。

3結論

3.1四名運動員兩個單步的步長較為一致。其中韓玉成的步頻最慢,但步長值最大,與國際主流的競走技術理念相一致,因此重心位移速度最快。其他三名運動員仍具有“小步高頻”的技術特點,應在“步長”方面進行改善,達到步長和步頻的合理最佳化。

3.24名運動員中張航的騰空時間和頭頂點位移的數值均為最小,騰空時間最長的是于偉,說明該名運動員有著較大的身體起伏。此外,在步長和步頻兩方面表現最好的韓玉成也應該加強對身體重心起伏的控制。

3.3[JP+1]4名運動員的支撐腿在著地瞬間和垂直支撐瞬間,膝關節角度符合競走技術要求,且與世界高水平運動員差異不大;4名運動員的支撐腿在離地瞬間,都保持了很好蹬伸狀態,單腿支撐的時間與世界高水平運動員也十分接近。此外,4名運動員與世界級高水平運動員著地角的差別不大,但在蹬地角方面差距明顯。[JP]

3.44名運動員擺動腿著地瞬間的踝關節角度與支撐狀態下踝關節的最小值,與世界優秀競走運動員的差別不大,但蹬伸幅度與世界級優秀運動員差距明顯。另外,4名運動員擺動腿的最小膝角與世界級高水平競走運動員的最小膝角差別不大,但大小臂夾角和大腿夾角需要改善,從而達到增加動作幅度的目的。

3.5[JP+1]在擺動速度方面,4名運動員上下肢擺動的速度差別不大,擺腿和擺臂動作在完整技術中有著很好的一致性。除于偉之外,另外3名運動員右臂擺動比左臂更加有力。由于普遍具有“小步高頻”的技術特點,4名運動員肘關節和膝關節的移動速度比世界級優秀運動員略快,應在今后的訓練中對步長進行合理改善。[JP]

參考文獻:[HT5"SS]

[1]文超.田徑運動高級教程[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4.

[2]李衛.競走運動員技術犯規的生物力學成因及其對策[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1997.

[3]李東河,申健民,王新娜.對第九屆全運會男子50 km競走比賽中運動員犯規情況的調查[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3,26(3).

[4]王鋒,游江波.中國優秀男子競走運動員關鍵技術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9,32(9):121-124.

第4篇

關鍵詞:數字化;藝術設計;攝影選修課程

中圖分類號:G64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2-0007-02

1.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攝影教育的概述

攝影與教育有一定的聯系,通過攝影可以讓人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讓人們可以通過鏡頭去感知世界。攝影作為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在教學中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提升學生的精神素養。在2003年我國各高校才開始全面開設攝影課程,在師范類院校的藝術設計專業中,攝影選修課程可以輔助學生更好地的掌握藝術設計知識,讓學生可以通過實踐提升自身的審美,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

雖然20世紀50年代我國的攝影課程才開設,但是從攝影課程的發展來看,我國已有較為完整的教學體系。各大院校開始把攝影課程作為選修課程或必修課程,用來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在數字化背景下藝術設計專業攝影選修課程的教學中,需要教師積極引導學生認識到攝影選修課程的重要性,從而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

2.數字化背景下藝術設計專業攝影選修課程存在的問題

2.1 選課機制問題。有些師范類院校的選課機制雖然是采取學生自愿的原則,但是在實際選課中,由于學生喜歡的課程比較集中,導致一些課程爆滿而有些課程無人問津。當課程的人數達到上限時,就會有一些學生沒有辦法選上自己想要上的課程,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在選擇攝影選修課程時也會遇到這樣的問題。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學校的選課系統都是在校內的局域網,學生只能在機房或者寢室選課,限制了學生選課。

2.2 教材內容陳舊。在一些高校中,攝影選修課程的教材每年都是相同的,在攝影選修課程上有的甚至沒有涉及到數字化技術,導致教材內容比較陳舊、技術陳舊,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教師在選修課程上要學會更新內容。

2.3 課時安排不合理。在課時安排上,攝影課程作為選修課,每周上課的時間是有限的,合計的課時也比較少。所以,教師為了講解完攝影知識,就會壓縮教學計劃。在課程的安排上,就會采取跳躍或刪減的方式,導致學生不能夠完整的學習攝影知識,使整個教學成效不高。

2.4 教師與學生對專業攝影選修課程存在誤區。對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培養,教師的培養目標很明確,就是為了讓學生可以掌握與本專業相對應的知識與技能,但是這樣的目標讓學生失去了接觸其他學科的機會。高校的攝影選修課程教師多是藝術類學生的專業攝影教師,面對x修課時認為來學習的學生不是本專業的學習,多是抱著好奇來的,導致教師在課堂中不會細致的講解專業的攝影知識,從觀念上就不重視攝影選修課程,導致課堂效率低下。學生和教師的想法不謀而合,進一步阻礙攝影選修課程的教學效果。

3.提高攝影選修課程教學質量的策略

3.1 加強攝影選修課程的宣傳,轉變師生思想誤區。為了幫助師范類院校藝術設計專業學生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就需要加強對攝影選修課程的宣傳,轉變師生的思想誤區。讓學生能夠正確認識到攝影選修課程與藝術設計專業的關系,不再認為攝影選修課程是可有可無的。要讓教師認識到攝影選修課程的重要性,投入到攝影選修課程的工作中,培養出高素質的設計人才。讓教師和學生都能夠轉變對攝影選修課程的觀念,促進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培養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藝術修養,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與技能。

3.2 明確課程目標,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攝影課程是藝術設計專業的基礎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它區別于一般的專業攝影教學,又區別于作為藝術素養選修課程的教學。在攝影選修課程教學中,需要把一些有關藝術設計的知識引入到教學中,就需要教師要明確課程的目標是為了設計出人們滿意的創意服務。與專業學習攝影不同,攝影選修課程是在藝術設計專業的基礎上開設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攝影各類知識的能力。而不是為了培養有專業技能的攝影師,教學的目的不是進行藝術創作,而是通過攝影技術的學習,讓學生能夠有目的在設計過程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一些素材。在實際設計中,攝影作品不是單獨存在的,而是以不同的設計圖形存在的。攝影作品多是設計者通過鏡頭捕捉到屬于自己的設計素材,通過作品選擇適合自己設計的內容,通過數字化的方式來展現自己的設計樣品。所以,攝影選修課程的學習是為了給藝術設計專業的實踐課程做鋪墊,讓學生可以通過教學學會對自己拍攝的作品進行取舍。師范類院校在開設藝術設計專業,多是把攝影作為選修課程。公共選修課程攝影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藝術修養,藝術設計專業開設攝影選修課程,能夠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還能夠讓學生通過信息化技術獲取素材,然后給設計工作提供服務。

3.3 在教學過程中要結合現代數碼技術。在教學過程中,要學會結合現代數碼技術。攝影對于拍攝者的技術要求,體現了學生的藝術素養。以前的攝影課程多是用膠卷相機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人們開始利用單反相機電腦后期處理的方法。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攝影課程也在變化,變為了拍攝和處理兩個階段。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在獲取素材多是為了給設計多增加靈感,這就需要對素材進行后期處理。在后期處理中計算機技術顯得尤為重要。這就要求學生在上攝影選修課程時要有一定的PHO-TOSHOP基礎,在教學中,教師要教給學生處理攝影圖片的能力。在攝影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傳統攝影教學與現代攝影教學的關系,學會把二者相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可以掌握一些有關攝影的原理知識。在數字化背景下,就需要教師把最新的技術引入到教學中。信息化技術給攝影選修課程提供了很大的幫助,讓教師可以更好地整合教學資源,實現資源的有效共享,提高整個課程的教學質量。對于藝術設計專業學生來說,不僅要會拍照片,還要會處理照片。所以,就需要學生在選修課上認真學習專業知識與技能,滿足后期處理的需求。

3.4 教學過程注重技術與藝術的統一。攝影選修課程在藝術設計專業中有很重要的作用,要想拍攝出好的作品,就需要學生學會拍攝技巧,把現代技術與藝術角度相結合排出具有藝術美感的作品。與專業藝術攝影不同,在藝術設計專業中選修攝影課程是為了把物象的覺化表現。在課堂教學內容中,要求教師把一些技術性的知識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可以通過變焦、調節感光度等拍攝出好的作品。讓學生可以在實踐中檢驗自己學習的拍攝課程,通過鏡頭去發現生活中的美。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對于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來說,拍攝的素材要與設計者的創意相結合,這就需要教師積極引導學生把拍攝的素材進行后期處理,把其與創作聯系起來,創作出具有藝術感的作品。

3.5 把課時與課外時間相結合。攝影選修課程的課時是有限的,需要在短時間內完成較重的任務。有很多學生沒有接觸過這一學科,所以就要求教師要有效利用學生的課外時間。讓學生可以在課后多加練習,充分實踐教師講授的內容。教師在課堂上多把時間用來講解攝影知識的原理,而缺少實踐的演示。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學會讓學生在課后時間拍攝作品,解決拍攝中遇到的問題,教師可以對學生的作品進行點評,讓學生可以充分了解自身的能力。讓學生可以理論聯系實際,達到真正的實踐。充分利用業余時間,自己選擇適合的時機去練習。教師可以多鼓勵學生參加攝影展,在實踐和比賽中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拍攝技巧,促進藝術設計專業學生設計出更好的作品。

4.結語

綜上所述,數字化背景下師范類院校藝術設計專業攝影選修課程,要學會與時俱進,增加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內容,把當前先進的數字技術引入到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攝影水平,培養出藝術設計專業綜合能力強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 明蘭,廖建軍. 數字化時代視野下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 藝術與設計(理論),2013,Z1:150-152.

[2] 韓露楓. 論現代高職院校攝影選修課程改革的路徑選擇和制度依靠[J]. 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5,06:33+35.

第5篇

關鍵詞:鼠神經生長因子;缺血性腦卒中

【中圖分類號】R770【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12)02-0334-01

我院采用常規治療下加用鼠神經生長因子(NGF)促進神經功能修復,取得一定療效,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我院2010年1月開始使用注射用鼠神經生長因子。我院2009年8月至10月間收治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沒有使用NGF,隨機抽取60例作為對照組,2010年8月至10月間,我院收治并使用鼠神經生長因子的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隨機抽取60例作為治療組。120例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均符合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會議修訂的診斷標準,并經顱腦CT和/或MRI檢查確診患者。治療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齡45~85歲,平均68.2歲,對照組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齡43~89歲,平均71.3歲。

1.2方法:缺血性腦卒中患者住院后常規神經內科藥物治療,采用抗凝、改善腦循環、保護腦細胞、防治并發癥及肢體康復訓練等。并在此基礎上,治療組加用舒泰神(北京)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注射用鼠神經生長因子(蘇肽生)30μg(≥15000AU)/支,肌內注射,1次/天,4周為1療程。對照組沒有應用鼠神經生長因子,其他方法與治療組相同。

1.3療效評定標準:2組病例于治療前后分別按第4屆全國腦血管病會議制定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及生活狀態標準進行評分[1]。治療結束后綜合患者的功能改善,并結合神經功能缺損積分值的減低率及病殘程度分級進行療效評定:(1)基本痊愈:功能缺損評分減少91%~100%,病殘程度0級;(2)顯著進步:功能缺損評分減少46%~90%,病殘程度1~3級;(3)好轉:功能缺損評分減少18%~45%,病殘程度4~6級;(4)無變化:功能缺損評分減少17%以下,病殘程度7級。[2]

2結果

2.1臨床療效比較:2組療效見表1。由表1可以看出治療組和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91.67%和81.67%,治療組療效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議(P

2.2 不良反應:有2例局部疼痛,無特殊處理后自行緩解,未見其他不良反應。

2.3護理:采用常規肌肉注射操作方法,雙側臀大肌交替注射。本組患者使用鼠神經生長因子注射液未發生局部腫塊,僅2例患者出現局部輕度疼痛,無硬結,2天后自行緩解。觀察有無局部疼痛、尋麻疹、結膜充血等不良反應。

3討論

缺血性腦卒中病灶由中心壞死區及周圍的缺血半暗帶組成,壞死區由于完全性缺血導致腦細胞死亡,但缺血半暗帶仍存在側支循環,可獲得部分血液供應,尚有大量可存活的神經元,如果血流迅速恢復使腦代謝改善,損傷仍為可逆性,神經細胞仍可存活并恢復功能,保護這些可逆性損傷失神經元是缺血性腦卒中治療的關鍵[3]。

鼠神經生長因子是神經系統最重要的生物活性蛋白物質之一,是中樞及外周神經系統分化、發育及維持正常功能所必需的蛋白分子,能促進神經系統損傷后修復。在神經系統遇物理、化學等多種損害時,外源性神經生長因子可以保護感覺神經元和交感神經元,減輕傷害的程度,促進再生神經纖維生長,有利于神經功能的恢復[4]。因此,NGF對損傷后的中樞神經系統神經元有保護作用,能促進中樞神經系統損傷后神經功能的恢復。

本研究顯示,鼠神經生長因子治療缺血性腦卒中有一定的近期療效,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對早期神經功能的恢復是有益的,且無嚴重的毒副作用,臨床應用安全。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1995) [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42 (6) :622-641

[2]張燕平.鼠神經生長因子治療急性腦梗死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9,10(19):35

第6篇

【關鍵詞】 中藥莪術油

摘要:【目的】探討莪術油、鴉膽子油經血管介入Beagle犬前列腺治療前列腺增生癥(BPH)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行性,并建立前列腺體積X(cm3)與最大藥物灌注量Y(mL)之間的回歸方程。【方法】采用Seldingers 技術,對成年Beagle犬經股動脈插管至前列腺動脈進行莪術油、鴉膽子油、碘油栓塞劑灌注,估計前列腺腺體內血管床的最大容量;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及回歸分析。【結果】3種介入藥物組之間術前前列腺體積及灌注量間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莪術油與鴉膽子油栓劑介入前前列腺體積X與最大藥物灌注量Y之間存在直線回歸關系(=0001+01401X),即平均每10cm3前列腺組織的最大介入藥物灌注量估計為14mL。術后72h各實驗組前列腺組織均發生了不同程度的缺血性改變:單純結扎非藥物灌注側前列腺組織以炎性水腫為主;碘油灌注側前列腺組織出現局灶性壞死,腺體數量減少,腺體內襯上皮結構不清;鴉膽子油、莪術油灌注側前列腺組織均出現大片壞死,腺體結構消失,僅殘存腺體輪廓。【結論】莪術油、鴉膽子油經血管介入Beagle犬前列腺治療BPH是有效、安全和可行的,最大藥物灌注量(Y)與前列腺體積(X)之間存在直線回歸關系。

關鍵詞:前列腺增生/中藥療法;前列腺增生/病理學;莪術油/投藥和劑量; 鴉膽子油/投藥和劑量;回歸分析;疾病模型,動物

迄今為止,手術仍然是治療前列腺增生癥(BPH)的主要方法。但BPH患病人群的高齡問題使得手術治療有一定的局限性,而目前使用藥物及其他非手術療法尚缺乏滿意的療效。因此,我們提出開展微創中藥介入治療前列腺增生癥的設想。本實驗是根據前列腺增生類似于良性腫瘤,血液供應增加是腫瘤良性增生的基礎條件,而前列腺大小與血供成正比等前列腺解剖和生理、病理特點而設計[1,2],以期考察在栓塞前列腺動脈主干、阻斷前列腺主要血供的同時,采用超選擇插管至前列腺動脈,灌注油性中藥進入前列腺組織,并用計量控制的方法,明確前列腺體積X(cm3)與最大藥物灌注量Y(mL)之間的關系,確定中藥經血管介入前列腺的安全性;以及通過介入油性中藥使前列腺微循環阻塞,減少其他側枝循環,以達到使前列腺組織缺血萎縮的目的。

1 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動物

健康成年比格犬(Beagle)15只,由廣州醫藥工業研究所動物場提供,合格證號2000b013。

12 分組方法

將實驗動物隨機分為3組,分別為莪術油與碘油1∶1混合栓塞劑組(簡稱莪術油+碘油組)、鴉膽子油與碘油1∶1混合栓塞劑組(簡稱鴉膽子油+碘油組)、單純碘油栓塞劑組(簡稱單純碘油組)。

13 儀器

數字血管減影儀(DSA):Siemens SG\CF2000型,德國西門子公司產品。

14 實驗方法

用戊巴比妥(1mg/kg)將Beagle犬麻醉后,固定在手術臺上,取仰臥位,由下腹正中(旁)切口入路做剖腹探查,進入盆腔后逐步分離,分別找到膀胱、前列腺以及雙側髂內動脈,并解剖出膀胱下動脈,給予保留;結扎除膀胱下動脈以外的髂內動脈血管各分支,DSA監視下做雙側股動脈插管,經髂外、髂總、髂內動脈,直達膀胱下動脈和前列腺動脈。解剖膀胱、前列腺,測量前列腺體積,并取少量前列腺組織活檢。以預先置入的前列腺動脈插管為標志,將其近端主干動脈(包括膀胱下動脈)的其他側枝鉗夾,以防止灌注藥物返流導致異位栓塞,并確保所有灌注藥物進入前列腺血管床,同時在DSA監測下逐漸注入油性栓塞劑,以發現碘油混合栓塞劑返流作為腺體內血管床被灌滿的標志而停止注藥,所注入的液體量即被認為是腺體內血管床容量。拔除血管內導管,做雙側前列腺動脈結扎,觀察30~60min無出現異位栓塞(缺血壞死)為成功,依次縫合腹壁各層,送回動物房飼養。術后72h解剖狗,摘除前列腺,觀察其外觀、體積(前列腺體積=前后徑×橫徑×縱徑×52%)、重量、平滑肌、血管等的變化,再將前列腺標本送病理檢查。最大灌注量的計算:單側藥物介入者為單側灌注量乘2所得;雙側介入成功者為兩側藥物灌注量相加之總和。手術選擇雙側或單側前列腺動脈灌注油性藥物根據術中前列腺血管大小實際情況決定,其中單側灌注藥物者均為對側血管較細不能進行超選擇插管所致。所有實驗動物中,單純左側栓塞者6例,單純右側栓塞者7例,雙側栓塞者2例,因血管細小無法介入側行單純結扎術。

15 統計分析方法

3組介入前前列腺體積及最大灌注量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估計不同中藥油栓介入最大灌注量與前列腺體積關系采用回歸分析,并估計最大灌注量的95%的容許區間。

2 結果分析

21 不同中藥混合油栓與單純碘油栓介入Beagle犬前列腺的描述性分析

結果見表1和表2。表1 各組介入前后前列腺體積及藥物最大灌注量比較(略)表2 各組介入前前列腺體積和最大灌注量的回歸分析(略)

表1、表2顯示,介入前體積、介入后體積及最大灌注量3組間經方差分析,差異均無顯著性(均P>005)。對3組的介入前前列腺體積X(cm3)與最大灌注量Y(mL)進行回歸分析及回歸效果的檢驗,結果3組介入前前列腺體積(cm3)與最大灌注量(mL)存在直線回歸關系,回歸效果檢驗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莪術油、鴉膽子油混合栓劑與單純碘油3組回歸方程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進一步對回歸方程進行兩兩比較,結果表明莪術油、鴉膽子油栓劑分別與單純碘油組間有顯著性差異(P<001),但莪術油栓劑與鴉膽子油栓劑兩回歸方程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將中藥兩組合并后建立回歸方程,其回歸方程有統計學意義(P<001)。介入前平均前列腺體積為2216cm3,平均中藥混合油栓最大灌注量為3105mL。

根據所求回歸方程,按介入前的前列腺體積(cm3),估計中藥油栓的最大灌注量的95%的容許區間為30164~31636mL,即平均每10cm3前列腺組織,估計平均中藥油栓最大灌注量為14mL。

22 術后觀察

221 術后72h前列腺外觀

單純結扎非藥物灌注側前列腺有不同程度的炎性水腫,未見壞死征象;單純碘油灌注側前列腺水腫,有大小不等的瘀黑斑塊,呈區域性壞死;莪碘混合藥物灌注側和鴉碘混合藥物灌注側前列腺均出現明顯水腫,顏色瘀黑,呈明顯壞死表現,且與單純結扎側分界線清晰。

222 術后72h前列腺病理學檢查結果

①單純結扎非藥物灌注側:腺體呈現囊狀擴張,腺體內襯上皮為柱狀、立方及扁平,部分上皮脫落,腺腔內可見少許炎性滲出物;間質纖維組織增生,可見少許淋巴細胞、漿細胞、組織細胞浸潤。

②單純碘油灌注側:腺體的數量減少,內襯上皮結構不清;間質的毛細血管內皮增生,血管擴張充血;纖維組織疏松水腫,有少許炎性細胞浸潤。

③鴉膽子油栓灌注側:腺體形態結構消失,只有殘存的腺體輪廓;腺上皮細胞核固縮,壞死脫落,管腔變小或消失;間質纖維紅染無結構。

④莪術油栓灌注側:腺體的形態結構消失,可見殘存腺體輪廓及殘存腺上皮輪廓,腺體內充滿紅染無結構物質。

3 討論

31 藥物計量、濃度與安全性

對3組介入前的前列腺體積、最大灌注量進行組間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3組油栓最大灌注量與術前前列腺體積均存在直線回歸關系(P<001),但兩種中藥油栓組回歸方程與單純碘油組方程比較,差異均有顯著性(P<005),而兩種中藥油栓組回歸方程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認為中藥莪術油混合油栓與鴉膽子油混合油栓灌注Beagle犬前列腺體積、灌注容量相同,所建回歸關系僅限于本動物實驗,是否適用于其他介入藥物有待于進一步的研究。在藥物的濃度配比上,為不影響碘油造影效果前提下,本實驗所有介入藥物均與造影劑(碘油)以1∶1的最大比例濃度配成[5],動物實驗中未出現不良反應。其次,在操作方面,所有藥物灌注量的控制均以直視下出現藥物返流為停止給藥標志,由于預先結扎或鉗扎了其他分支,有效地防止了異位栓塞,所有實驗動物均未見腹腔及下肢血管出現異位栓塞的缺血現象,保證了實驗動物的安全。

32 結果對比分析

實驗動物前列腺外觀及病理檢查結果顯示:單純結扎非藥物灌注側以充血水腫為主要表現,未見壞死征象;介入藥物灌注側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壞死,說明采用超選擇插管至前列腺動脈、灌注油性藥物栓塞前列腺內微循環二級血管,可明顯減少其他側支循環建立,達到阻斷前列腺內部血供,使前列腺局部發生缺血萎縮的目的,這較單純結扎前列腺動脈主干(相當于前列腺動脈一級栓塞)更為有效。中藥灌注側其外觀壞死的范圍及病理所見對腺體結構的破壞程度均遠大于單純碘油灌注組,中藥灌注組兩組之間灌注量差異無顯著性。本實驗采用《中國藥物大辭典》中載錄的莪術油和鴉膽子油[2]作為介入中藥制劑,此2種介入藥物在臨床上已被廣泛地運用于肝癌、腎癌的肝動脈和腎動脈栓塞治療,療效確切,且副反應少[4]。本實驗用于介入治療BPH,不但能達到使前列腺動脈及前列腺內微循環二級血管栓塞,防止側支循環形成的目的,而且具有較強的腐蝕贅疣、直接殺傷增生組織細胞、促使細胞凋亡等作用[3-5],為促使前列腺增生組織的壞死萎縮、加快增生細胞的凋亡發揮了直接的作用。

術后72h實驗動物的前列腺體積、重量均較術前增大,考慮因介入術后短期內摘除前列腺,使得前列腺充血水腫較壞死萎縮占優勢所致,但3組術前與術后體積、重量比較差異均無顯著性。

參考文獻

[1]柏樹令,羅實,周曉偉,等.人前列腺的微血管構筑[J].中國醫科大學學報,1995,24(1);25.

[2]王玲,曲靜,張世欣.前列腺增生的病理分析[J].河北醫藥,2001,23(2);104.

[3]謝慶祥,裴發光,孟象榕,等.前列腺增生組織中血管形成的研究[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1999,20(4):246.

[4]程劍華,劉偉勝.中藥莪術油肝動脈灌注治療原發性肝癌的臨床研究[J].中醫雜志,1999,40(1):25.

[5]韓銘鈞,任克,趙促春,等.油性中藥抗癌劑OCC肝動脈栓塞治療肝癌[J].實用腫瘤學雜志,1997,11(4):292.

第7篇

關鍵詞:陳皮;半夏;頸動脈硬化;血管細胞黏附分子-1;基質金屬蛋白酶-9;兔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3.11.013

中圖分類號:R28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04(2013)11-0034-03

頸動脈硬化是全身性動脈硬化的一部分,其病因尚未完全闡明。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其主要危險因素有年齡、性別、吸煙、高血壓、糖尿病及高血脂癥等。目前學者普遍認為頸動脈硬化是由于致傷因素和血管反應之間復雜的相互作用的結果[1]。頸動脈硬化的形成悄無聲息,但它是引起腦梗死的重要危險因素。嚴重頸動脈硬化者即使在藥物的干預下,腦卒中的發生率仍為15%~20%[2]。頸動脈硬化形成過程中,血管細胞黏附分子-1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801481,81102624);北京市科技新星項目(2008A090);北京市中醫藥科技項目(JJ2009-037)

通訊作者:黃小波,E-mail:

(VCAM-1)介導的炎癥反應和基質金屬蛋白酶-9(MMP-9)對動脈硬化斑塊的穩定等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3-4]。本課題組前期研究中發現化痰法能有效抑制動脈硬化[5],但由于中藥復方對治療動脈粥樣硬化具有多途徑、多靶點的特點。因此,我們將通過動物實驗,進一步研究化痰法中常用對藥陳皮半夏合用是否能通過干預VCAM-1和MMP-9的途徑治療頸動脈粥樣硬化。

1 材料與方法

1.1 動物

雄性新西蘭白兔,體質量2000~2200 g,購自北京開源兔業養殖場,合格證號:SCXK(京)2006-0005。

1.2 藥物

陳皮、半夏按照1∶1配伍,蒸餾水泡2 h,常法煎煮2次,每次40 min,濾出,60 ℃恒溫箱內24 h,水浴蒸發濃縮至100%,4 ℃儲存備用。

1.3 分組與給藥

新西蘭白兔造模前以基礎飼料適應性喂養1周,在穩定其血脂水平和代謝狀況后,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正常組、模型組及中藥大、中、小劑量組,每組5只。正常組給予基礎飼料喂飼,其余各組給予高脂飼料喂飼(2%膽固醇+2%豬油+96%基礎飼料)。除正常組外,動物在喂飼1周后實施頸動脈內膜空氣干燥術,術后中藥大、中、小劑量組家兔按10、8、6 mL/kg劑量予陳皮半夏煎劑灌胃,每日1次,連續4周。所有動物均單籠喂飼,飲水不限,每日每只進食150 g飼料。

1.4 頸總動脈內膜空氣干燥術

10%水合氯醛(劑量為5 mL/kg)灌腸后,頸部脫毛消毒;頸部正中縱行切口,鈍性分離,暴露兩側頸總動脈,分離右側頸總動脈,長度約2 cm;用動脈夾臨時夾閉右側頸總動脈近心端和遠心端后用皮試針頭于近心端夾閉外近刺入管腔,再在遠心端刺破頸總動脈;將抽有生理鹽水的注射器連接于皮試針頭,用生理鹽水灌洗血管腔,然后將醫用氮氣連接于皮試針頭向夾閉段的頸總動脈行空氣干燥術,以120 mL/min進行干燥,時間10 min;干燥術后拔出皮試針頭,松開動脈夾,恢復右側頸總動脈的血流,用棉簽輕壓傷口,待完全止血后去掉棉簽,輕壓2 min;待頸總動脈完全止血且血流通暢后用慶大霉素局部抗感染,并縫合皮膚。

1.5 HE染色觀察頸動脈病理改變

干預4周后處死家兔,截取右側頸動脈遠端1 cm,中性緩沖福爾馬林(pH 7.4)固定24 h后脫水,石蠟包埋固定,4 ?m厚連續切片,60~62 ℃烘箱(DHG-9140A型電熱恒溫箱)烤片2 h后行HE染色。每個標本隨機選取3張切片,觀察病理改變。

1.6 免疫組織化學染色

每個標本隨機取5張石蠟切片,應用免疫組化SABC法(免疫組化PV 9000試劑盒均購自北京中杉金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參照試劑盒說明書操作。陽性著色為內皮表面棕褐色反應產物沉積,呈胞漿染色,一抗分別為1∶200鼠抗兔VCAM-1多克隆抗體和1∶200鼠抗兔MMP-9多克隆抗體(購自Cell Signaling公司),以PBS代替一抗作空白對照組。每張切片隨機選取3個視野(×400),計算機圖像掃描定量分析平均光密度(OD)值。

1.7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統計軟件進行分析。實驗結果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P

2 結果

2.1 頸動脈HE染色結果

正常組頸動脈血管內膜完整,中膜為梭形平滑肌細胞。模型組有粥樣斑塊形成,內膜明顯增厚,內膜下有大量泡沫細胞堆積;中藥組內膜輕度增生,內膜下僅有少量的泡沫細胞形成,程度輕于模型組。表明頸動脈粥樣硬化模型制作成功,陳皮半夏合用對頸動脈粥樣硬化具有一定的干預作用。

2.2 頸動脈免疫組織化學染色結果

正常組血管壁有少量VCAM-1和MMP-9陽性表達細胞。模型組血管壁泡沫細胞、平滑肌細胞和內皮細胞的胞漿中有VCAM-1和MMP-9強陽性表達,顯著高于對照組(P

3 討論

VCAM-1屬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是內皮細胞活化的標志之一。在中性粒細胞遷移和內皮細胞黏附導致動脈硬化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6]。當病變局部的細胞因子釋放時,血管內皮細胞被激活,并表達VCAM-1,可以促進和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發展。MMPs是鋅依賴性蛋白水解酶,是體內的重要金屬酶之一。它是造成冠脈斑塊破裂的主要內在因素。MMP-9是MMPs中分子量最大的一種,它主要由炎性細胞合成分泌,其過度表達在血管重構中起了重要作用,可導致斑塊破裂。因此VCAM-l和MMP-9與動脈硬化的發生、發展有著重要關聯。

實驗中發現,受損動脈的VCAM-1和MMP-9表達明顯增加,說明它們參與了血管損傷過程,是頸動脈硬化的重要信號通路。陳皮半夏對藥合用可以有效抑制頸動脈硬化過程中VCAM-1和MMP-9的表達,表明此對藥可能通過抑制血管的炎性反應和穩定斑塊等途徑以達到治療動脈硬化的目的。

中醫經典文獻中并無“動脈粥樣硬化”的記載,但依據其典型的臨床表現,該病應屬于“眩暈”、“頭痛”等范疇,認為系水谷精微由清化濁,變生痰濁,邪留血脈之中,凝聚成塊,如《醫學正傳》云:“津液稠黏,為痰為飲,積久滲入脈中,血為之濁。”另一方面,痰借血體,血借痰凝,相互博結,凝于血脈,日久膠結不解,如《血證論》云:“血積既久,亦能化為痰水。”因此,痰濁內阻是動脈粥樣硬化疾病形成的一個重要病理基礎和致病因素[7]。因此,臨床上將化痰法在動脈硬化治療中加以運用,取得了一定的療效。

而復方作為中藥臨床用藥的主要形式,雖然體現了中醫藥“辨證施治”的治療思想和原則,但是關于中藥復方作用的物質基礎研究則比較困難。對藥作為處方配伍應用中相對固定的成對出現的藥物,是中藥復方的最簡單、最基本的形式,其既具有復方的特性,又具有單味中藥成分相對簡單便于研究的特點,體現著中藥方劑適證化裁、靈活加減的應用特點。陳皮半夏作為臨床常用的化痰對藥,具有燥濕化痰的功效,臨床應用非常廣泛。現有研究表明,半夏和陳皮的主要成分分別是β-谷甾醇和陳皮苷,而這兩者均能抑制黃嘌呤氧化酶/次黃嘌呤體系中產生的超氧陰離子,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在一定濃度范圍內隨著藥物濃度的增大而增強,且β谷甾醇和陳皮苷具有明顯的協同作用[8]。由于β谷甾醇和陳皮苷都是良好的抗氧化劑,且能較好地清除自由基,而自由基可以介導JNK磷酸化,并與衰老、動脈粥樣硬化和炎性反應等有關;而且β-谷甾醇和陳皮苷均有較好的抗炎性反應作用[9-10]。

本實驗中根據陳皮和半夏的臨床日用量,以等效劑量為標準作為中劑量,以2倍等比級數分別確定為大、小劑量。實驗結果表明,隨著藥物劑量的增加,陳皮半夏對VCAM-1和MMP-9的抑制逐漸增強,說明藥效呈劑量依賴性。但值得注意的是,半夏有一定的毒性,臨床上常使用法半夏,經過炮制后毒性較小,但過量服用也可能對口腔、喉頭、消化道黏膜產生強烈刺激。因此,在追求提高臨床療效的同時,需要在中醫理論指導下,通過合理配伍和炮制應用,降低中藥的不良反應。

總體看來,陳皮半夏對藥可能是通過抑制血管炎性反應、穩定斑塊等多種渠道而發揮作用。針對陳皮半夏這種經典的對藥開展研究必然對深入探討復方作用機制具有重要的意義,并可為復方配伍的原理、作用的物質基礎和科學內涵的闡明提供一個切入點。

參考文獻:

[1] Markus HS, Labrum R, Bevan S, et al. Genetic and acquired inflammatory conditions are synergistically associated with early carotid atherosclerosis[J]. Stroke,2006,37(9):2253-2259.

[2] Andaluz N, Zuccarello M. Place of drug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carotid stenosis[J]. CNS Drugs,2005,19(7):597-622.

[3] Tuttolomondo A, Di Raimondo D, Pecoraro R, et al. Atherosclerosis as an inflammatory disease[J]. Curr Pharm Des, 2012,18(28):4266-4288..

[4] Shon SM, Park JH, Nahrendorf M, et al. Exercise attenuates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activity in preexisting atherosclerotic plaque[J]. Atherosclerosis,2011,216(1):67-73.

[5] Huang X, Wang F, Chen W, et al. Dao-Tan decoction inhibits tumor necrosis factor-α-induced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expression by blocking JNK and p38 signaling pathways in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J]. Pharm Biol,2012,50(9):1111-1117.

[6] Shimizu N, Suzuki H, Wakabayashi K, et al. Expression of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and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 in the pig coronary artery injury model:comparison of plain old balloon angioplasty and stent implantation[J]. J Cardiol,2004,43(3):131-139.

[7] 陳文強,李宗信,黃小波,等.影響腦動脈硬化患者痰證的多因素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6,26(12):1618-1619.

[8] 劉慧瓊,郭書好,沈英森,等.半夏中β谷甾醇的抗氧化作用研究[J].廣東藥學院學報,2004,19(3):281-283.

[9] Gupta P, Balwani S, Kumar S, et al. Beta-sitosterol among other secondary metabolites of Piper galeatum shows inhibition of TNFalpha-induced cell adhesion molecule expression on human endothelial cells[J]. Biochimie,2010,92(9):1213-1221.

第8篇

【關鍵詞】數字經濟信息經濟知識經濟

一、信息經濟的內涵

“信息經濟”的概念可以追溯到20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經濟學家馬克盧普和波拉特對于知識生產的有關研究。馬克盧普1962年在《美國知識的生產和分配》中建立了一套關于信息產業的核算體系,奠定了研究“信息經濟”概念的基礎。1977年,波拉特在其博士論文中提出按照農業、工業、服務業、信息業分類的四次產業劃分方法,獲得廣泛認可。20世紀80年代,美國經濟學家保爾?霍肯在《未來的經濟》中明確提出信息經濟概念,并描述信息經濟是一種以新技術、新知識和新技能貫穿于整個社會活動的新型經濟形式,其根本特征是經濟運行過程中信息成分大于物質成分占主導地位,以及信息要素對經濟的貢獻。

在上述研究的基礎上,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全球范圍內拉開了討論“信息經濟”概念及理論體系的序幕。目前,比較成熟的研究觀點認為信息經濟可以從微觀和宏觀角度理解。從宏觀經濟角度看,主要研究信息作為生產要素在經濟系統中的運作規律。這種觀點同知識經濟相通,屬于同一個范疇;而從微觀經濟角度看,信息經濟所涉及到的重點研究內容是分析信息產業和信息產品的特征、以及信息產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力度。這種觀點強調信息經濟是信息產業部門經濟。由于信息技術對經濟社會的微觀領域產生重要影響,因而相當多的專家學者更傾向認為信息經濟一定程度上主要是指信息產業經濟。

二、網絡經濟的內涵

“網絡經濟”概念的提出同上個世紀90年代全球范圍內因特網的興起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網絡經濟又被稱為因特網經濟,是指基于因特網進行資源的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為主的新形式的經濟活動。在網絡經濟的形成與發展過程中,互聯網的廣泛應用及電子商務的蓬勃興起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一方面,伴隨國際互聯網的發展,大量新興行業不斷涌現,資源配置得以進一步優化,構成網絡經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另一方面,電子商務帶來虛擬網絡交易模式,傳統交易活動演變成通過國際互聯網進行的網絡交易活動,構成網絡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與知識經濟、信息經濟和數字經濟相比,網絡經濟這一術語的區別在于它突出了因特網,并將基于國際互聯網進行的電子商務看視作網絡經濟的核心內容。

三、知識經濟的內涵

二次世界大戰后,由于科技進步,全球知識生產、流通速度不斷提高,分配范圍不斷擴大,社會經濟面貌煥然一新。在此背景之下,相當多的學者也開始關注知識與經濟社會之間的聯系,知識經濟的概念逐漸形成。例如,美國丹尼爾?貝爾和日本屋太一等學者分別從“后工業社會”、“知識價值社會”的角度論述了知識在社會經濟中的作用。這些論述雖然還沒有提出知識經濟的基本概念,但卻已經涉及到了知識經濟的基本內容。

1996年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在年度報告《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中認為,知識經濟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直接依賴于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傳播和應用。從生產要素的角度看,知識要素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高于土地、勞動力、資本等,因而“知識經濟”是一種知識為基礎要素和增長驅動器的經濟模式。特別是隨著現代信息和通信技術的發展,知識和信息的傳播和應用達到了空前的規模,知識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更加明顯,已成為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實現經濟增長的引擎。正如美國學者美唐?泰普斯科特(Don Tapscott)所言:信息科技強化了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換言之,知識經濟最重要的特征是知識的創造以及其對經濟發展的貢獻比重大幅度地增加了。

四、比較及總結

通過上述各概念分析,知識經濟、信息經濟、網絡經濟和數字經濟之間的確存在差異。知識經濟強調知識作為要素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信息經濟強調信息技術相關產業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網絡經濟強調因特網進行資源分配、生產、交換和消費為主的經濟活動;數字經濟則突出表現在整個經濟領域的數字化。但正是存在差異,才產生必然聯系性。雖然知識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早已提出,但是“知識經濟”概念的提出并受到重視卻是最近幾十年的事情。知識經濟的產生是人類發展過程中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的結果,并最終孕育了信息技術和因特網的誕生。同時,信息技術和因特網的廣泛應用更加促進人類知識的積累,并加速人類向數字時代的過渡。知識經濟、信息(產業)經濟、網絡(因特網)經濟這些概念在同一個時代提出并不是相互矛盾或重復,而是從不同方面描述當前正處于變化中的世界。“知識經濟――信息(產業)經濟、網絡(因特網)經濟――數字經濟”之間的關系是“基礎內容――催化中介――結果形式”。知識的不斷積累是當今世界變化的基礎;信息產業、網絡經濟的蓬勃發展是當代社會發生根本變化的催化劑;數字經濟是發展的必然結果和表現形式。因而這幾個概念相輔相成,一脈相傳。

圖1 數字經濟等相關概念的區別與聯系

參考文獻

[1]烏家培,肖靜華.信息經濟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吳季松.知識經濟學[M].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7.

[3]烏家培.信息社會與網絡經濟[M].長春:長春出版社,2002.

[4]紀玉山.網絡經濟學引論[M].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

[5]劉列勵.信息網絡經濟與電子商務[M].北京: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01.

第9篇

1.經濟統計學的發展歷程

統計實際上屬于一種社會調查活動,凡是涉及到數量信息和數字問題內容的均涵蓋在統計學研究領域中。經濟統計學是在國民收入統計基礎上而研究起來的。隨著不斷的努力,經濟統計學逐漸得到完善。

2.統計學在經濟研究中的作用

統計學是經濟研究中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具體作用有:首先,數據收集中少不了統計,所以其能夠為經濟研究中相關數據的收集提供科學合理的方法。通過定性分析的方式促進經濟學的有效研究,而為了保證定性研究的正常進行應具備完整的數據庫,這就需要在統計的幫助下實現。其次,為總結和提煉客觀經濟現象的數量變動規律提供方法。因為對經濟發展造成影響的因素眾多,且存在各種不同的現象,為了有針對性的分析數據,以便從偶然中發現必然。另外,為檢驗經濟學理論的真實性和完善程度提供保障;所有新得出來的理論均屬于相對理論,唯有在一番嚴格的驗證后方可變為絕對真理。所以應通過經濟數據對經濟學理論進行檢驗,以明確其準確性。經濟學與數據間是緊密相關的,但統計發揮著收集數據的作用,可見,統計學在經濟學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3.經濟統計的應用的意義

經濟涉及到的領域與信息較多,因此使得經濟的研究困難重重。眾所周知,數據是信息最重要的表現形式,經濟問題也同樣需要利用數據進行分析,在龐大的信息量下,只有運用統計學內有效合理的方法深入細致的調查整理,方能對以后的研究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經濟的研究始終離不開數據的支撐,所以經濟統計學意義重大。若缺乏統計學的支持,經濟的研究將停滯不前。由于統計學分析研究工作少不了數據這一關鍵因素以及統計在數據收集中的作用,可見加強經濟統計的應用至關重要。只要經濟統計得到充分應用,就能夠推動我國經濟快速發展。

二、結論

相關文章
相關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区第一页 | 九九久久99 | 国产极品美女在线播放 | 日本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视频 | 亚洲 成人 av| 亚洲最大成人免费视频 |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四季 | 成人亚洲精品久久久久软件 | 免费毛片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 欧美成人手机在线 | 日本在线看 | av电影手机版 |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不卡 | 亚洲男人天堂网 | av国产精品毛片一区二区小说 | 精品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青青草精品 | 日本精品免费观看 | 四虎动漫 | 欧美一级黄色片 | 97超碰人人干 | 香蕉久久网 | 亚洲一区日本 | 午夜一本 | 亚洲一区二区免费 | 中文字幕不卡在线 | 国产日韩欧美久久 | 91综合网| 亚洲三级视频 | 三区在线 | 久久精品小视频 | 久综合在线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 夜夜爽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不卡 | 日韩一二三区视频 | 青草成人免费视频 | 在线视频久 | 九九av| 国产一区二区不卡 | 综合久久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