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7 15:19:26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英語日常交際用語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一)學生英語基礎薄弱,教學方法單一
在目前的中等專業學校中,學生多為(以)成績較差的初中畢業生,并沒有經過高中學習,接觸英語的時間短,英語基礎薄弱。學生掌握較少的詞匯量,且語法混亂。因此,在利用簡單英語進行日常交流方面存在困難,影響正常的英語日常用語教學。同時,由于學生具有薄弱的英語基礎,對他們而言,學習英語具有一定的難度,英語學習的積極性不高,英語學習效率降低。此外,雖然中職專業學生在英語知識結構、學習方面具有自身的特點,但對其開展的英語基礎課教學并沒有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教學手段單一,教學質量不高。
(二)師資條件落后,不重視英語教學
中等專業學校以培養學生就業技能為目標,更加注重專業技能課的開展,忽視公共人文素養課的開展。英語課程以公共課的形式存在,學校對其投入的資金、設備較少。例如,在一些中職專業英語教學中,缺少專門的聽力設施,影響聽力課的開展。同時,學校缺乏加強英語教學的意識。因此,不重視教師培訓,不能合理安排英語課程,不能為學生提供英語交流場所、平臺,英語學習氛圍不足,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英語教學的順利開展。
(三)教材利用率低,缺乏與專業技能的聯系
全國公共英語等級考試一級B教材是目前部分中等專業學校英語教學所使用的教材,該教材知識面廣闊,包括詞語、語法知識、聽力、閱讀等內容。但是,在實際教學中,重視語言基礎,知識教學,交際性、專業性教學不足。在聽力、閱讀方面,多以考試要求為教學指導,聽力、閱讀素材有限,不能從日常生活入手培養學生的聽力、口語水平。同時,中等專業學校以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為教學目標,開設不同的專業技能課程,而在實際教學中,英語教學與專業技能教學相脫離,不能根據學生所學專業,開展針對性的、專業的公共英語知識教學,提高學生的專業詞匯量。這樣,英語日常用語教學便脫離實際生活、實踐,英語使用的平臺減少,不能使英語為以后的工作服務。
二、提高中職專業英語日常用語教學質量的措施
(一)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對于多數職業中專的學生而言,由于知識基礎薄弱、成績不好,因此存在一定的消極、自卑、受挫、惰性心理,對學習的積極性不高。面對這一狀況,教師全面了解學生、關心學生,給予學生合適的鼓勵、肯定,并保持積極的情緒狀態,感染學生,創造一個平等、和諧、開放的課堂環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職業中專生源為中學生,其正處于喜歡變更、活潑好動時期,并對新的學習環境充滿好奇,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發展規律,結合課堂內容,創設科學、有趣、合適的課堂情景,開展情景對話,使學生參與課堂,在輕松的課堂氛圍中積極展現自己,鼓勵學生積極開口說英語,使其正確使用日常用語,提高英語交際能力。同時,在課堂進行中,根據課程內容,通過角色扮演的形式進行英語應用訓練。如可讓學生扮演服務員、顧客,設計一個顧客買一個紅色外套的情景,開展情景對話。Asistant:Can I help you?Customer:Do you help me show me a red overcoat?以此使學生進行靈活的對話,在此對話過程中,Customer可對外套的尺寸、價錢進行詢問等,Asistant進行靈活應答。通過情景設計,在合適的情景中,學生對所學的英語日常用語進行應用,提高口語能力、交際能力。
(二)實施分層教學,改進教學模式
由于中等專業學校學生基礎較差,且對象個性具有差異性。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因材施教,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合理定位學生,開展分層教學。教師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成績、英語口語、聽力、詞匯量等狀況,將其劃分不同層次,為其設定不同的學習任務、目標、評定標準。例如,教師可對全班同學分組,每組5~6人,且每組人員具有不同層次的英語水平,在每節課后,根據課程內容,為每組學生布置學習任務,并細分每組學生的任務,任務可以是記單詞、設計情景對話、設計小短劇等。這樣,在完成任務過程中,每個小組成員便都積極參與英語學習,且通過小組討論,吸取學習經驗,挖掘自身潛力,提高學習積極性。同時,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教師還應改變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式,利用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開展多種模式的英語日常用語教學,通過音頻播放、英語影視作品欣賞等形式,拓寬學生認識英語、接觸英語的范圍,并利用網絡平臺,加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練習,通過網絡進行英語交流。
(三)精心設計教學內容,指導學生學習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意擴充學生的詞匯量,打破教材限制,補充新內容,并及時鞏固舊課,全面融合知識,聯系專業知識,適當補充與專業知識有關的單詞,符合專業場所所需的英語交際語言等。同時,增加課堂練習指導,有簡單到復雜,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此外,給予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如分解記憶法、五官并用法、聯想記憶法等,在學習單詞時,用眼睛看、嘴讀、耳聽、手寫,提高記憶效率。而在invitation單詞講解中,可進行in-vi-ta-tion音節劃分,通過讀音書寫單詞。給予學生正確的英語學習指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關鍵詞:TRIZ理論;單片機實訓;設計;電子系統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712 (2013) 10-0075-01
TRIZ英文全名為“TheoryofInventiveProblemSolving”,中文含義為:發明式的問題解決理論,正體中文翻譯為“萃思”或“萃智”,取其“萃取思考”之義。它是前蘇聯工程師和研究學者根里奇?阿奇舒勒(GenrichSaulovichAltshuller)通過對眾多世界高水平發明專利的幾十年分析研究,基于辯證唯物主義和系統論思想,提出的有關發明問題的基本理論。TRIZ是系統化的思維方法,是解決問題的有利工具。現代TRIZ理論的核心思想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無論是一個簡單產品還是復雜的技術系統,其核心技術的發展都是遵循著客觀的規律發展演變的,即具有客觀的進化規律和模式。其次,各種技術難題、沖突和矛盾的不斷解決是推動這種進化過程的動力。再就是技術系統發展的理想狀態是用盡量少的資源實現盡量多的功能。TRIZ理論的基礎是工程知識和科學知識。在實際工程方案的解決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具有積極的意義。
TRIZ追求優化合理和新奇創意,通過TRIZ理論可以得到意識的引導和概念的啟示。在教學中,可將該理論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突出創意+實踐的特點。電子信息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教學過程一般包括:理論教學、實驗教學、課程設計、生產實習、實訓、畢業設計等六個子過程,單片機實訓在培養方案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各子過程之間的關系如圖1所示。
TRIZ適用已有技術系統改進的創新問題,包括兩種工具,一種是分析工具,一種是解決工具。分析工具核心是功能,解決工具的核心是資源。TRIZ從功能的角度描述技術系統,站在功能的角度去看待全局,同時明確技術系統的邊界和目標,分析可以利用的資源。效應是TRIZ中基于知識的工具,效應是對系統輸入/輸出間轉換過程的描述,該過程由科學原理和系統屬性支配,并伴有現象發生。基于專利分析,效應將科學原理和系統屬性和現象與其工程應用有機地聯系在一起,確定了在科學原理和系統屬性支配下輸入/輸出流之間的因果關系,從本質上解釋了功能實現科學依據,有利于高級別創新解的產生。下面以《多功能全角LED點陣顯示屏》教學工程實例的設計為例,詳細闡述如何運用TRIZ理論的“效應模型”和技術矛盾的解決方法來設計、優化滿足具體要求的電子系統。
第一階段--選題。在概念階段,設計人員根據客戶需求確定產品的總功能,并將總功能分解為分功能及功能元,建立待設計產品的功能結構;確定每個功能元的原理解,并將所有功能元的原理解合成得到待設計產的原理解。
第二階段--查新、檢索,確定研究的可行性,制定技術路線與研究、試驗思路。根據應用效應解決問題的一般過程,首先,進行問題分析并確定研究的可行性。其次,進行功能分析及需求功能定義。該系統在基本LED點陣顯示屏基礎上,配以紅外人體感應模塊、無線搖控模塊和無線數據傳輸模塊,可實現工作模式的選擇與切換,工作模式設定后可實現以下功能:信息的全角度顯示;感應有人則顯示信息,感應無人則不顯示信息;搖控分屏顯示與全屏顯示;顯示信息的無線數據傳輸控制等。最后,利用關聯和控制效應改進功能,反復進行方案論證,最終獲得問題原理解。
第三階段--技術矛盾的解決。(一)周期作用法:利用人體紅外感應模塊和無線搖控模塊,通過核心單片機的控制,將周期作用的信號(或命令)轉換成控制模式,控制顯示屏的顯示方式,可以有效達到節能的目的。(二)組合法:為了使在不同角度的人都能清楚地看到的信息,本裝置采用了“全角布局”,即:使用三塊同樣大小的LED顯示板組成三角形顯示裝置,利用支撐或懸掛的方式安裝,通過程序控制(采用“全屏顯示模式”)可在三個屏幕上顯示公共信息,若信息量較大,可采取“滾屏顯示方式”。(三)分離法:在某些場合,為了使在不同角度的能獲得與自己相關的信息(例如比賽或服務場合),本裝置采用了“全角布局”,同時通過程序控制(采用“分屏顯示模式”)可在三個屏幕上顯示三組不同的信息。
第四階段--按計劃嚴格開展科學試驗,反復修正研究目標與研究方案。本裝置利用目前市場上比較流行的51單片機作為主控芯片,能夠很好的完成LED顯示屏的靜態顯示與動態顯示控制,產品具有的突出特點是:整合無線搖控、無線數據傳輸和紅外感應技術,使產品更智能、環保、節能和實用。《多功能全角LED點陣顯示屏》裝置結構如圖2所示。
教材內容、地位、聯系
本冊教材的知識要求是掌握一定量的詞匯,二十多個基本句子結構和一定量的日常交際用語,包括:"向新學生介紹老師、同學","根據特征認人","談論人物","認物","邀請別人外出","征求別人意見"及"詢問價格","介紹教室","確定位置"。其中一部分與前幾冊課文有間接或直接的聯系。
1 新授單元由七個板塊組成:第一部分是Read and say情景對話板塊。該板塊通過情景會話,著重訓練學生的聽說技能,提高會話能力。第二部分是Look read and learn,主要呈現詞匯。第三、四板塊中的句型是每個單元的教學重點。Read and act的任務是培養學生初步的語感、閱讀能力和良好的朗讀習慣。Listen and repeat 是語音訓練板塊。Fun house是一個活動板塊。
2 經過一年半的學習,學生已有一定的英語基礎,渴望通過新學期的學習獲得更多的知識,以豐富自己的交際內容,提高交際能力。本冊教材所涉及的話題內容更豐富,涉及的詞匯和日常交際用語、句型也有所增加。教學時應注意教材前后編排的連續性,以便教學時做到有的放失,把新舊知識結合起來。
"雙基"目標
1 掌握每個單元的詞匯和句型。2 能在實際生活中運用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情意目標
1 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2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3 培養同學間的協作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
1 單詞和句型的正確書寫和流利朗讀。2 準確流利朗讀會話,并靈活運用。
教學難點 正確書寫單詞和句型。
單元教學進度單元 內容 課時 起訖周次
Unit 1 A new student 5 1~2
Unit 2 At a party 5 2~5
Unit 3 What”s your job 5 5~6
Unit 4 Buying fruit 5 7~8
Unit 5 Review and check 4 8~9
Unit 6 Let”s go by taxi. 5 9~10
Unit 7 At a snack bar 5 10~13
Unit 8 Open day 5 13~14
Unit 9 Breakfast. 5 15~16
Unit 10 Review and check 4 16~17
Review 4 184B單元計劃
第一單元教學計劃一、單元教學內容:1、語音:輔音字母W和Z在單詞中的讀音2、詞匯:boy, girl, man, woman, teacher, student, doctor , nurse ,new.
3、日常交際用語:Welcome to our school. Who”s the boy in the tree Come down.
All right. Don”t climb trees again. Yes, sir. I”m new here.
4、句型:Who”s that… He”s/ She”s … Are you a … Yes, I am./No, I”m not.
5、歌曲:Who”s that girl
二、單元教學要求:(一)認知目標:1、在聽說讀練中,學會boy, girl, man, woman, teacher, student, doctor , nurse ,new.單詞2、 在聽說訓練中,學會句型:Who”s that… He”s/ She”s … Are you a … Yes, I am./No, I”m not
3、通過聽說訓練,能正確聽讀、辨認輔音字母W和Z在單詞中的發音。4、學會歌曲:Who”s that girl
(二)功能目標:1、在活動過程中,學會向新同學介紹同學和老師。2、通過聽說演的訓練,學會用英語詢問和介紹老師和同學。3、學會唱歌曲Who”s that girl
(三)情感目標:1、在交際過程中,認識新同學,增進同學間的友誼。2、在交際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的能力。三、教學重點:讓學生學會用句型Who”s that… He”s/ She”s … Are you a … Yes, I am./No, I”m not進行對話,學會性別類和職業類的單詞。四、教學難點:掌握并熟練運用本課的交際用語。五、單元總課時:四課時
第二單元教學計劃一、單元教學內容:
1、語音:輔音字母組合ck在單詞中的讀音
2、詞匯:grandfather, grandmother, father, mother, brother, sister, an eye, a mouth, white, a skirt, a friend
3、日常交際用語:Nice to meet you. We”re late for the party. Let”s hurry!
4、句型:Who”s the …with.. He”s/She”s (my)… Is that…your…Which one
The one in the…
5、歌謠:My brother
二、單元教學要求:
(一)認知目標:
1、 在聽說讀練中,學會家庭人員的名稱grandfather, grandmother, father, mother, brother, sister,和人體部位詞匯an eye, a mouth, white, a skirt, a friend。
2、 在聽說訓練中,學會句型:Who”s the …with.. He”s/She”s (my)… Is that…your… Which one The one in the…等
3、通過聽說訓練,能正確聽讀、辨認輔音字母組合ck在單詞中的發音。
4、學會誦讀歌謠My brother
(二)功能目標:
1、在活動過程中,學會根據人的外貌特征及穿著打扮來認識人。
2、通過聽說演的訓練,學會用英語介紹人物。
3、在誦讀歌謠的過程中,能做到有節奏的朗誦。
(三)情感目標:
1、在交際過程中,增進同學間的友誼。
2、在交際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讓學生根據人的外貌特征及穿著打扮來認識人,從而掌握的句型Who”s the …with.. He”s/She”s (my)… Is that…your… Which one The one in the…等,及相關的家庭成員、身體部位、顏色,服裝等類的單詞。
四、教學難點:掌握并熟練運用本課的交際用語。
五、單元總課時:四課時
第三單元教學計劃
一、單元教學內容:1、語音: 輔音字母組合dr和 tr在單詞中的發音. (能聽后辨認,會讀)
2、詞匯: a policeman, a policewoman , a waiter, a waitress, a driver, a worker, an engineer, a farmer, a postman, a cook.
3、日常交際用語:
What do you want to be I want to be ….
It”s cold today, isn”t it Guess!
How old are you / is he / she /
I”m / He”s / She”s ….
4、句型:What”s your / his / her job
I”m / He”s / She”s a / an ….
What are their jobs
They”re ….
How old are you / is he / she /
I”m / He”s / She”s ….
5、歌曲: They sing happily.(會唱,基本了解歌詞大意)
二、單元教學要求:
(一)認知目標:
1、 在聽說讀練中,學會a policeman, a policewoman , a waiter, a waitress, a driver, a worker, an engineer, a farmer, a postman, a cook.
2、 在聽說訓練中,學會句型:
What”s your / his / her job I”m / He”s / She”s a / an ….
What are their jobs They”re ….
How old are you / is he / she /
I”m / He”s / She”s ….
3、 通過聽說訓練,能正確聽讀、辨認輔音字母組合dr和 tr在 單詞中的發音.
4、學會歌曲: They sing happily.
(二)功能目標:
1、學會詢問和介紹他人的職業。
2、學會詢問和介紹他人的年齡。
3、學會表達: 我將來想做…。(職業)
(三)情感目標:
1、 在交際過程中,學會用英語表達自己的理想
2、在交際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
詢問和介紹他人的職業:
What”s your /his / her job
I”m / He”s / She”s ….
What are their jobs
They”re ….
四、教學難點:
1、語音: 輔音字母組合dr和 tr在單詞中的發音.
2、反意疑問句的初步了解和使用: It”s cold today, isn”t it
五、單元總課時:四課時
第四單元教學計劃
一、單元教學內容:
1、語音:輔音字母組合th在單詞中的發音
2、詞匯:apples, oranges, bananas, peaches, grapes, watermelons, pears, some.
3、日常交際用語:Can I help you These or those
4、句型:What are these/ those They”re….
How many kilos … kilo(s), please..
5、詩歌:I like fruit
二、單元教學要求:
(一)認知目標:
1、在聽說讀練中,學會單詞apples, oranges, bananas, peaches, grapes, watermelons, pears, some.
2、 在聽說訓練中,學會句型:What are these/ those They”re….
How many kilos … kilo(s), please..
3、通過聽說訓練,能正確聽讀、辨認輔音字母th在單詞中的發音。
4、學會詩歌:I like fruit
(二)功能目標:
1、在購買水果的活動過程中,學會用英語交談。
2、學會唱歌曲Who”s that girl
(三)情感目標:
1、在交際過程中,鍛煉學生的日常生活能力。
2、在交際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讓學生學會用句型What are these/ those They”re….
How many kilos … kilo(s), please..進行對話,學會水果類的單詞。
四、教學難點:掌握并熟練運用本課的交際用語。
五、單元總課時:四課時
第五單元教學計劃一、單元教學內容:
1、復習詞匯:boy, girl, man, woman, teacher, student, doctor , nurse ,new. grandfather, grandmother, father, mother, brother, sister, an eye, a mouth, white, a skirt, a friend a policeman, a policewoman , a waiter, a waitress, a driver, a worker, an engineer, a farmer, a postman, a cook apples, oranges, bananas, peaches, grapes, watermelons, pears, some.
2、復習日常交際用語:Welcome to our school. Who”s the boy in the tree Come down. All right. Don”t climb trees again. Yes, sir. I”m new here.Nice to meet you. We”re late for the party. Let”s hurry!
What do you want to be I want to be …. It”s cold today, isn”t it Guess! Can I help you These or those
3、復習句型:Who”s that… He”s/ She”s …
Are you a … Yes, I am./No, I”m not.
Who”s the …with.. He”s/She”s (my)…
Is that…your… Which one The one in the…
What”s your / his / her job I”m / He”s / She”s a / an ….
What are their jobs They”re ….
How old are you / is he / she / I”m / He”s / She”s ….
What are these/ those They”re….
How many kilos … kilo(s), please..
二、單元教學要求:
(一)認知目標:
1、在聽說讀練中,復習所學的單詞。
2、在聽說訓練中,鞏固所學的句型。
3、通過聽說訓練,鍛煉學生用英語交際的那能力。
(二)功能目標:
在學生的英語交際活動過程中,鍛煉學生用英語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
1、在交際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英語興趣。
2、在交際過程中,培養學生合作的能力和用英語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讓學生復習鞏固用所學句型結合所學單詞進行對話。
四、教學難點:對句型單詞的靈活運用。
五、單元總課時:四課時
第六單元教學計劃一、單元教學內容:
1、語音:了解輔音字母組合sh在單詞中的讀音
2、詞匯:a station,a supermarket, a library, a theatre, a hospital, an airport, by train, by plane, by metro, by motorcycle, by minibus, on foot
3、日常交際用語: Let”s go… by…
Good idea.
How do we go there
How do you go to …
Are you free now
4、句型:Shall we go to… by…
All right. / OK.
Is this … for…
5、歌曲:The wheels on the bus
二、單元教學要求:
(一)認知目標:
1、在聽說讀練中,學會單詞a station,a supermarket, a library, a theatre, a hospital, an airport, by train, by plane, by metro, by motorcycle, by minibus, on foot
2、在聽說訓練中,學會句型:Shall we go to… by… All right. / OK.
Is this … for…
3、通過聽說訓練,能正確聽讀、辨認輔音字母sh在單詞中的發音。
4、歌曲:The wheels on the bus
(二)功能目標:
1、在邀請別人外出的過程中,學會用英語交談。
2、學會唱歌曲:The wheels on the bus
(三)情感目標:
1、在交際過程中,鍛煉學生的日常生活能力。
2、在交際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讓學生學會用句型Shall we go to… by… All right. / OK.
Is this … for… 進行對話,學會交通工具類的單詞。
四、教學難點:掌握并熟練運用本課的交際用語。
五、單元總課時:四課時
第七單元教學計劃一、本單元教學內容:
1、四會詞a pie、chips、 noodles、 sweets 、chocolat、 tea、 coffee、 juice、milk.
2、三會詞 hamburgers、sandwiches、biscuits
3、四會學習交際用語 What would you like How much is it/are they It”s/they”re….
4、 三會學習交際用語 How about you Some…,please. Something to drink? Anything else?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二、教學目標
(一)認知目標:
1、在聽說讀練中,學會食品及飲料的名稱
pies 、sandwiches、hamburgers、chips、sweet、biscuits 、noodles、milk、chocolate、juice、tea 、coffee.
2、在聽說訓練中,學會What wold you like How about you Anything else How much are they 等句子。
3、通過聽說訓練,能正確聽讀、辨認輔音字母組合ds 、ts在單詞中的發音。
4、學會誦讀歌謠 What would you like
(二)功能目標:
1、在活動過程中,學會詢問他人需要什么食品,學會征求他人的意見。
2、學會詢問物品的價格并進行實際交際。
3、通過聽說演的訓練,學會用英語表達自己的喜好。
4、在誦讀歌謠的過程中,學會自己編演 chant ,培養創新能力。
(三)情感目標:
1、在交際過程中,學會與他人相處,建立友誼。
2、在交際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食品飲料名詞的發音和書寫。
四、教學難點:掌握并熟練運用本課的交際用語。
五、單元總課時:四課時
第八單元教學計劃一、單元教學內容:
1、語音:輔音字母組合ch在單詞中的發音
2、詞匯:a chair, a blackboard, a picture, a bookcase, a classroom, an office, a playground our
3、日常交際用語:I”ve got a new T-shirt. It”s smart. I love China.
4、句型:What”s in / on/ near...
There”s a / There are some ...in/ on/ near...
5、歌曲: In the classroom
二、單元教學要求:
(一)認知目標:
1、在聽說讀練中,學會單詞a chair, a blackboard, a picture, a bookcase, a classroom, an office, a playground our
2、 在聽說訓練中,學會句型:What”s in / on/ near...
There”s a / There are some ...in/ on/ near...
3、通過聽說訓練,能正確聽讀、辨認輔音字母ch在單詞中的發音。
4、學會歌曲: In the classroom
(二)功能目標:
1、學會用英語介紹教室。
2、學會唱歌曲: In the classroom
(三)情感目標:
1、在交際過程中,鍛煉學生的用英語的能力。
2、在交際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讓學生學會用句型What”s in / on/ near...
There”s a / There are some ...in/ on/ near...進行對話,學會單詞。
四、教學難點:掌握并熟練運用本課的交際用語。
五、單元總課時:四課時
第九單元教學計劃一、單元教學內容:
1、語音:輔音字母組合wh在單詞中的發音
2、詞匯:a knife, a plate, a glass, a cup, a bottle, a table, a fridge, an egg, bread, rice.
3、日常交際用語:What”s for breakfast Have some juice then.
4、句型:Where”s/Where are the/ my… It”s/They”re on / in / near …
There”s no … on / in / near…
5、歌謠 It”s one in the afternoon.
二、單元教學要求:
(一)認知目標:
1、在聽說讀練中,學會單詞a knife, a plate, a glass, a cup, a bottle, a table, a fridge, an egg, bread, rice.
2、在聽說訓練中,學會句型:Where”s/Where are the/ my… It”s/They”re on / in / near …There”s no … on / in / near…
3、通過聽說訓練,能正確聽讀、辨認輔音字母wh在單詞中的發音。
4、學會誦讀歌謠 It”s one in the afternoon.
(二)功能目標:
1、用英語交談說出物品的方位。
2、會誦讀歌謠 It”s one in the afternoon.
(三)情感目標:
1、在交際過程中,鍛煉學生的日常生活能力。
2、在交際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能綜合運用本單元學過的單詞、句型和日常交際用語。
四、教學難點:掌握并熟練運用本課的交際用語。
五、單元總課時:四課時 第十單元教學計劃一、單元教學內容:
1、 復習詞匯:a station,a supermarket, a library, a theatre, a hospital, an airport, by train, by plane, by metro, by motorcycle, by minibus, on foot
a pie、chips、 noodles、 sweets 、chocolat、 tea、 coffee、 juice、milk.
a chair, a blackboard, a picture, a bookcase, a classroom, an office, a playground our
a knife, a plate, a glass, a cup, a bottle, a table, a fridge, an egg, bread, rice.
2、 復習句型:
Shall we go to… by… All right. / OK. Is this … for…
What would you like How much is it/are they It”s/they”re….
Where”s/Where are the/ my… It”s/They”re on / in / near …
There”s no … on / in / near…
What”s in / on/ near... There”s a / There are some ...in/ on/ near...
二、單元教學要求:
(一)認知目標:
1、在聽說讀練中,復習所學的單詞。
2、在聽說訓練中,鞏固所學的句型。
3、通過聽說訓練,鍛煉學生用英語交際的那能力。
(二)功能目標:
在學生的英語交際活動過程中,鍛煉學生用英語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
1、在交際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英語興趣。
2、在交際過程中,培養學生合作的能力和用英語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讓學生復習鞏固用所學句型結合所學單詞進行對話。
四、教學難點:對句型單詞的靈活運用。
【關鍵詞】交際用語 答題技巧 中考備考
交際用語題通過對話的形式反映日常生活的交際情境,不僅考查學生的語言基礎知識,而且考查學生的交際能力和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因此近年來已成為各地中考必考的重要內容之一。由于情景交際用語簡明扼要、表達方式靈活多變、具有較強的情境性和文化性,學生處理這類題目有一定的困難,在歷年中考中失分較嚴重(龐永清,2011)。因此初三英語教師需要充分研究交際用語題的命題特點,并在復習備考中指導學生掌握一些有效的答題技巧。
一、了解不同話題的答語規律
中考題中常出現的交際話題包括問候、道謝、祝愿、邀請、建議等,每個話題都有一定的答語規則,因此學生需要了解這些規則以在答題中進行正確的判斷。
1.道謝
回應來自對方的感謝,可以說You''re welcome,Not at all,Don''t mention it,No problem或如:
--You''ve given us a wonderful Chinese dinner, Mrs. Huang.
--I''m glad you enjoyed it.
2.邀請與請求
回答邀請或請求時要根據具體情況,能夠接受時說I''d love to等,如:
--We plan to go out for a picnic next weekend. Would you like to come along?
--__________. It''s my favorite.
A. Enjoy yourself
B. It doesn''t matter
C. You''re welcome
D. That would be very nice
(D)
不能接受邀請也要禮貌地表示“本樂意而為”,再陳述不能接受的原因。如2010年杭州市中考題:
-- Will you be able to come and help us clean the room?
-- __________, but I''m doing my homework.
A. I''d love to
B. I hope not
C. I do care
D. I''m afraid not
(A)
3.祝愿
有關祝愿的交際用語也是中考的高頻考點。對于節日祝賀,如果是雙方共同的節日便回以The same to you!而只是自己一方的節日則要致以感謝。如:
--Merry Christmas!
--The same to you!
--Happy Mothers'' Day!
--Thank you, sweetie!
旅行的祝愿可以說Have a good time, Enjoy your trip等;對方取得成功時說Well done或Congratulations!失敗時說What a pity! 例如:
--I lost the chance to take part in the sports meeting.(2010年嘉興市中考題)
--__________!
A. Well done
B. Good luck
C. What a pity
D. Congratulations
(C)
--Mom, I have got the first prize in the speech competition.
--__________!
A. Good luck
B. Come on
C. Good idea
D. Congratulations
(D)
4.征求同意
關于“Would you mind”的回答要特別留意,因為其意為“介不介意”,所以不介意要回答No,而如果介意的話要注意回答的委婉。例如:
--Would you mind my sitting next to you? (2011年武漢市中考題)
--__________.
A. No, of course not
B. No, you can''t
C. Yes, please
D. Yes, go ahead
(A)
--Do you mind if I turn on the TV? (2011年重慶市中考題)
--__________. My father is sleeping.
A. Better not
B. Not at al
C. No, I don''t mind
D. That''s all right
(A)
學生需要掌握不同話題的答語規律,但這并不意味著可以不假思索地將這些規則適用于任何情境。答題時切不可形成思維定式、生搬硬套,而是要結合上下文的具體信息,在充分理解說話者意圖的基礎上作答。例如:
--I''m sorry. That wasn''t of much help.(2011年南京市中考題)
--___________. And it was most helpful.
A. Thanks anyway
B. It doesn''t matter
C. Of course not
D. Sure it was
假如對方并沒能幫到自己,通常要說Thank you anyway或Thank you all the same.但是這一題中如果照搬上述規則選Thanks anyway那就錯了。因為對方說“抱歉,(我所做的)沒什么幫助”,如果回答A選項“還是要謝謝你”或B選項“沒關系”,那么就是肯定了對方的確沒幫到什么。因此這時要選D選項的Sure it was,即“當然有幫助了”,并且和下文“And it was most helpful.(而且是非常有幫助)”相呼應。
二、熟悉中英交際習慣差異
由于民族文化的不同,英語和漢語在交際語言習慣上也存在一定差異,尊重并熟悉這些差異是答好交際用語題的關鍵之一。
中國人對于他人的贊揚通常謙虛地回以自己做得不好之類的話語,而英語中則習慣欣然地表示感謝;中國人道別時習慣說“慢走”,但如果在和一個英國人道別時說Go slowly,他肯定會不知所措:為什么要我慢點走?其實簡單地說Goodbye或See you 即可,對方開車的話則可以說Drive carefully。此外還有電話用語:漢語通常使用第一或第二人稱,而英語則習慣使用指示代詞,因此詢問對方是誰要說Who''s that? Is that ** speaking? 而不是Who are you? Are you **? 如果是本人接聽的電話,應說Speaking或This is ** speaking,而不要說I''m **.
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了解這些文化差異,熟悉不同文化中的交際習慣和方式,這樣才能在運用中做出符合語境和文化背景的正確反應(唐敏,2011)。
三、分析語境邏輯性
上下文的語境邏輯是學生解題時需要著重分析的。例如:
--It is reported that it will rain next Sunday.(2011年黃岡市中考題)
--___________. We''re planning to go boating that day.
A. I don''t think so
B. I hope so
C. I''m afraid not
D. I hope not
--Do you think it will be cool tomorrow?
--___________. It has been too hot for a week.
A. So it is
B. I''m afraid so
C. I hope so
D. Of course not
這兩題都是關于天氣,第一題中應答者想要去劃船,其立場是不希望下雨的,因此選D。I hope not,而第二題中從應答者說的“已經熱了一個星期了”可以判斷他是非常希望天氣變涼快的,因此選C. I hope so. 再如:
--Does Sandy like rock music?
--___________. Every time I played my rock CD, she would ask me to turn it off.
A. I''m not sure
B. I''m afraid so
C. I don''t think so
D. I''d love to
從答者所說“每次我放搖滾樂時,她都會叫我關掉”的邏輯推斷Sandy應該是不喜歡搖滾樂的,因此選B.
四、區分易混淆短語
有些日常交際中短語結構近似,學生易弄混淆,對于這些表達法宜分組進行對比以便于區分和記憶。如With pleasure和My pleasure:
--Could you please help me carry the box?
--With pleasure.
--Thanks for helping me fix the bike!
--My pleasure!
由例句可以看出,My pleasure是用來回答對方的感謝的,“那是我樂意做的”,用在幫助別人之后;而With pleasure表示“樂意效勞”,是回答對方請求的,用在幫助別人之前。
還有All right,That''s all right和That''s right:All right是“好的,好吧”,That''s all right則是“沒關系”,用于回答對方的道歉,而That''s right的意思是“那是對的”。
五、正確理解交際口語習語
英語中有些習語的含義與其字面意思并不完全一樣,因此教師需要在日常教學中幫助學生正確地理解習語并在情景交際中運用。如hold on在打電話時表示“不要掛機,稍等”,look out是提醒人“當心”而不是“向外看”,never mind并非“不介意”,而是“沒關系”,help yourself 意為“請自取,隨便吃”。如2007年杭州市中考題:
--Could I ask you a rather personal question?
--Of course, __________.
A. good idea
B. that''s right
C. never mind
D. go ahead
(D)
go ahead不是指“向前走”,而是對對方的請求表示許可,意即“你問吧”、“你這么做吧”。
還有一些學生需要了解的口語習語例如:
Go for it!努力爭取吧!
You bet!當然啦!
It depends. 看情況。
It''s a deal. 就這么定了。
Come again? 再說一遍好嗎?
So what? 那又怎么樣?
Beats me. 我不知道;難倒我了。
結束語
交際用語題來源于生活,對其的訓練也應回歸生活,而不宜局限和依賴于備考復習階段一時。因此英語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充分利用實際生活中的真實語境或積極創設接近實際生活的語言實踐活動,使學生通過接觸、理解、操練和運用語言知識以學會用英語表達,逐步實現語言的內化,進而提升實際語言運用的能力,只有這樣才是交際用語最根本、最有效的解題技巧。
【參考文獻】
[1] 龐永清. 中考英語選擇填空解析——情景交際[J]. 考試(中考版),2011(9):45-47.
語言的學習在于應用,在于交際,而語言的使用要受到文化的制約。同樣要表達一種感情或一種意思,來源于不同文化的民族表達所用的語言方式可能是不一樣的,因為不同的文化、不同的風俗習慣和不同的思維方式,往往會產生不同的交際方式。外語的學習是用來與別的民族進行交流和溝通,要注意用他們的語言來表達他們的語言文化習慣。小學生實際語言交流時經常可能用到稱呼用語、禮貌用語和電話用語三方面。
二、稱呼用語
稱呼用語在日常生活交際中的運用十分頻繁的。在漢語中根據輩份和親屬關系等分得十分詳細清楚,對于無直接親屬關系的年長者也稱呼其叔叔、阿姨、大哥、大姐、大爺和大媽等。而在日語中更是在這些稱呼上加上大量的敬語,以表示親切和尊敬之意。但我們在小學英語教學時是不可能教授小學生這么多稱呼的英語說法,因為事實上英語中對長者的稱呼并沒有我們文化中那么復雜,而是簡單稱呼男的為“unele”和女的為“auntie”。但是我們要讓小學生了解英語中關于男性和女性的說法沒有漢語中他和她那么簡單了。在英語中我們一般稱呼他和她可以用“he”和“She”,但還常把男士尊稱Mr,未婚女士尊稱為MsiS,己婚的尊稱為Msr或不明對方是否己婚的可稱呼為MS。讓小學生了解掌握這些日常稱呼用語可以很好的讓他們獲得對方的好感。
三、小學英語教學中導入英語文化教育的可行性
樊湖[3]在“英語學習中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中談到英語教學中文化的導入中應注意遵循適用性、適度性和階段性原則。1.適用性原則:指所導入的文化內容必須要和學生學的語言內容密切相關,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效率。2.適度性原則:指所選的材料的適合程度和教學方法的適合程度。應注意選擇代表主流文化的內容,同時兼顧趣味性。3.階段性原則:主要是指必須充分考慮學生的語言水平、認知能力、生理和心理狀況,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由表及里,讓學生逐漸理解文化內容的本質。我們認為分析的相當的恰當和合適,結合小學英語教育的實際情況,我們認為可以參照以上原則的內涵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課外的情景教學中進行主動地英語文化的輸入。
四、結束語
關鍵詞: 課堂 交際 角色扮演 聯系實際
【中圖分類號】G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學生只有時時處在"學英語"的環境中,才能更快地掌握好這項基本技能。因此,人們學習語言的目的就是為了交際。如何才能真正地貫徹交際性原則,從而更好地優化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呢?以下是我在教學中的做法和體會:
1.為學生提供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這是學生英語交際的先決條件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其興趣的高低則取決于教師本身。英語教學的實質是一種活動教學,是教師與學生的"雙邊活動",它要求教師要預先設計好每一堂課的教學方法,設計好英語口語環境,課堂教學生動、有趣,使師生能共同投入、互動交流,從而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習的興趣,使得每個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為他們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從而達到教學目的的實現。 枯燥、單一、呆板的教學方法是不受學生歡迎的,必將扼殺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學生的學習情緒、學習效果,如從課堂上聽課的表情、學生回答問題的情況,學生的作業,學生的試卷和師生座談會等方面獲取教學信息,及時制訂教學對策,不斷設計新的教學方案,以保持學生的濃厚的學習興趣,不斷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以確保交際化英語的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
2.教師堅持用交際性英語組織課堂教學,培養聽說能力
外語教育理論告訴我們:"語言是思維的工具,思維離不開語言,而思維活動總是在語言的基礎上進行的,用母語進行思維,培養不出用外語理解和表達思想的能力。外語教學只有盡量用外語進行思維,用外語進行教學,增加外語的實踐活動,才能加速培養出用外語理解和表達思想的能力。"因此,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必須充分使用英語,特別是交際性英語組織教學,才能創設語言環境,使學生在運用英語過程中更好地掌握英語。
教師在學生學習了一些日常用語后,可將日常交際用語與各單元有關的內容結合起來進行歸類,并結合學生和教材實際情況進行運用,例如:Shall we begin our lesson now? Who’d like to have a try? Is it clear to you?Are you OK with the practice? You did a good job! He/she did an excellent job, didn’t he/she? It doesn’t matter. I’m sure you can do it better next time。使學生也能說上幾句日常交際語言以及聽懂簡單的課堂用語,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為了使學生能盡快地熟悉了解教師的教學用語,教師可根據學生英語的實際水平,將課堂用語印發給學生,然后利用中英互譯、手勢等方法,有意識地反復訓練這些課堂用語。幾星期后,學生就能基本聽懂教師的課堂用語,并且跟著模仿使用,為了使學生獲得基礎知識和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教師應盡量運用英語組織教學,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和教材的要求,盡可能地運用日常交際用語。同時要求學生平時見面時盡量用英語打招呼,學習生活中盡量用能用得上的學過的句子來交流。這樣,學生就能慢慢地養成學以致用的習慣。 其次,注意階段性提高。隨著知識量的增加和教學要求的逐步提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各單元的要求,做到突出重點,有的放矢。
3.結合教材,聯系實際,在課堂上創設各種交際情境,
教學實踐證明,句型操練過于機械,容易脫離語言的意義和交際實際;盡管做了許多句型轉換的練習,卻并沒有表達自己思想的愿望和意圖。要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首先,學生需要真實的、有意義的、模擬生活的情景來練習語言;其次,學生需要有表達自己的意愿和機會;最后,是學生需要在一個受鼓勵的、和諧的氛圍中自由地運用語言,而不受教師和同學的奚落。
我對營造良好的交際氛圍總結了幾點看法及做法:1.學單詞,創設實物情境,如多用圖片或實際物體,學生注意更集中,也利于學生的記憶。2. 學對話時根據教材對話內容,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具有真實的特點,能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學生十分感興趣。為學生營造一個想象的空間,這不僅有利于學生捕捉說話的內容,還有利于他們現場發揮,使他們自然地對新內容加以運用。如,在學習購物對話時利用多媒體將購物的情境展示出來,激發學生說話的欲望,讓他們想說,有話可說。3.將英語延伸到課外。學生在課堂上形成的口語交際水平,最終的目的是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得意運用。因此,教師為學生營造的良好口語交際氣氛,不能只限于在課堂上,還應擴充到學生生活的每個范圍中,如,在dream home 單元中,可讓學生將自己的家的照片帶來,然后向同學介紹,以此來鍛煉口語。
這些來的教學實踐,也使我深刻地體會到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若能善于把交際能力理論應用到外語課堂教學中去,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學生運用外語進行信息交流能力的提高是毫無疑問的。從實踐中我體會到注重發揮英語課堂教學的優勢,更有利于培養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張正東編著:《外語教育學》,重慶出版社,1987
[2]吳棠主編:《中學英語教師手冊》,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We usc bnnguage ev-eryday:read newspapers,listen toradio programmes,watch TVshows,talk over the phone,goaaip with neishbours,writelet-ters or send e-mails tofriends…”由此可見英語交際法有很多種,我們可以把它分為不同級別,如今我們正在構建中小學有效課堂,我現在談談,怎樣用不同級別的交際法構建中小學英語有效課堂。
根據構建中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實際,把交際法按由易到難的順序分為三個級別:初級、中級和高級。小學階段,主要用初級交際法;初中階段,主要用中級交際法;高中階段,主要用高級交際法。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多樣性,交際法多種多樣:用英語點名、談兄弟姐妹、講故事等;情境性,課堂上要為學生有效地創設英語交際的情境,當然創設再好的課堂情境,也可能與生活實際有差距,但我們不必擔心效果,因為在這些情境中交際多了,學生在實際中自然就能靈活運用;時效性,要切合課堂當時實際,難易適度,有很高的效率;趣味性,要能充分調動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紀律性,要嚴格按照各交際的規則去做。這三大交際法在形式上區別不大,主要區別在內容的難易和要求的高低上。下面就分別談構建中小學英語有效課堂中的這三大交際法:
一、初級交際法。其特點具有:模仿性、重復性,有必要的模仿和重復訓練。內容和要求是:能運用基本的英語語音、語法和詞匯知識,學生學習和掌握基本英語日常用語,了解簡單的英語習慣用法,初步知道一些英國人士日常生活方式,具有基本的遣詞造句的能力,培養淺層文化交際能力。下面舉小學構建英語有效課堂中幾個交際法的例子:如用英語“點名”、“談論兄弟姐妹”、“看圖說話”等。初級交際法雖然簡單,主要用于構建小學有效課堂,卻是很必要的,是中級交際法的基礎。
二、中級交際法。其特點具有:一般性,太易太難都不會有效,難度適中。內容和要求是:能運用一般的英語語音、語法和詞匯知識,學生學習和掌握一般英語日常用語和英語習慣用法,熟悉一些英美人士日常生活方式,培養初步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和深層文化交際能力,口頭表達要連貫,能進行簡單的英語演講。下面舉初中構建英語有效課堂中幾個中級交際法的例子:如:用英語講“講較長的故事”、“看圖說話”、“較復雜的情境對話”等。中級交際法雖然一般化,卻是很必要的,是高級交際法的基礎。
高中英語教學大綱規定了要求掌握的日常交際功能項目共41個。這些交際用語分別在初、高中教材各個單元的對話中陸續出現。本單元為初中學生進入高中后學習的第一個單元,教材在對日常用語的安排上,由已學的交際用語引出新的對話。如怎樣介紹新朋友,結束談話告別時的用語以及如何委托他人轉達問候的幾種表達方法等。這些句子都是英美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頻率較高的用語,也是考查的熱點。
近年來的英語高考試題在命題指導思想上轉變了傳統的以考查知識為主題,確立“以能力立意”的命題思想,從而改變了過去重語法輕交際的傾向,加強了對外語交際能力的考查。教學大綱明文規定了考查交際用語的形式包括筆試,口試及聽力測試,這就預示著今后將在聽力測試題型中增強對交際能力的考查,希望同學們在學習中注意情景交際用語的掌握與使用。
要提高聽說能力,正確的態度是,盡可能設法用學過的詞匯和句型表達自己的觀點,抓住一切機會多聽多說,并持之以恒。
那么怎樣才能達到這一目標?
同學們必須具有自覺實踐的意識,抓住一切機會多聽多說,在實踐中不斷修正錯誤,并持之以恒,水平才能提高。機會在哪里?不僅在課內,而且在課外。課內是基礎,課外天地更寬廣。 同學們要積極參與老師組織的聽說活動,不但要仔細聽英語錄音帶和老師說的英語,而且還要仔細聽其他同學說的英語。聽懂之后必有反應,要主動表達自己的觀點。一定不要怕說錯而閉口不言。正確的態度應該是,盡可能設法用學過的詞匯和句型表達自己的觀點,決不要未開口而先擔憂。課堂教學的現代化設備(電化教具和電腦多媒體)也要用足用好。 再來看課外英語聽說學習的環境和條件。廣播、電視、互聯網、錄音帶、錄像帶、CD、VCD、原版電影,各類英語演講比賽和夏令營等活動,英語學習的素材不一而足。同學們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應強化自身周圍的聽說氛圍。
另外多看課外讀物也不失為一種好方法。閱讀的好處是擴大知識面,增加詞匯量,提高理解力,鞏固詞匯和語法結構,同時還有力地推進聽說寫能力。真正意義上的課外閱讀與做試卷時看幾個段落和短篇是兩回事。前者是一種泛讀,一種休閑式的欣賞,一種大多數情況下效果更好的無意學習。
這里建議你去外文書店選購適合自己水平的簡易讀物。怎樣才算適合自己的水平?一般說來,自己粗看幾頁能知大意的書,便稱得上適合自己水平,其中當然有生詞和新的結構,但這不要緊,跳一跳,便能摘下果子,這反而能激發好奇心,提高興趣,增強理解能力。 閱讀之后作些摘記,留下一些新詞匯、新句型和信息,作為自己實踐的足跡,供日后再學習。自己動了手,記憶更牢固。
順便說一下詞匯難記的老大難問題。記不住詞匯,其實是詞匯的復現率不夠,而光死背單詞,又太枯燥,費時效果差。詞匯記憶難是事實,記憶詞匯有許多方法,但多閱讀,在閱讀中鞏固詞匯的識記不失為一個好方法。書面表達的基礎是口頭表達,其實質是用英語思維的能力。其中詞匯和句型是必要條件,語法知識是重要條件,這些條件的積累靠的是長期聽、說和閱讀實踐的運作。
總的說來,學好英語有以下幾點訣竅:
1.認真聽教科書規定的內容,大略掌握基本的語法知識、單詞。
2.課下完成作業后,要選擇一套英語錄音帶來聽,它應該是讓你在隨意中就能輕松聽下去的錄音帶,它不會給你增加太大的壓力,但卻能讓你把教科書上學過的句子、單詞、語法得到快速而有效的復習和鞏固。這就是快速學習法中的“存儲、記憶、激活”三過程中的關鍵過程:激活。
3.在完成了“學好教科書”的目的之后,要有“先人一步、捷足先登”的思想,那就是選擇一條適合于你自己的學英語的捷徑、比如利用做完功課閉目養神的休息時間訓練聽說,在不知不覺中就會說很多地道的英語句子。一年后你突然發現你已遠遠走在其它同學前頭了。
一. 文化因素教學與交際能力的培養同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
英語《新課程標準》規定了英語教學的目標包括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五個方面。由此可見,文化因素教學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英語是一種語言,語言是一種交際工具,《新課程標準》吸收了現代語言教學思想,“強調用語言做具體的事,而不是簡單的語言輸出(表達)”這就是說,“為交際”應是英語教學的目的和歸縮。
同時,《新課程標準》又強調:要處理好語言和文化的關系。語言有豐富的文化含義,語言是文化的重要載體,語言與文化密切聯系。熟知有關文化知識有助于理解和表情達意。通過英語教學使學生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和社會風俗習慣,這不僅可以幫助他們學好英語,擴大他們的視野,還有助于他們理解本民族文化。《新課程標準》說:“…在起始階段應使學生對英語國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異同有粗略的了解,教學中涉及的英語國家文化知識,應與學生身邊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并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為此,日常教學時應根據《新課程標準》處理好語言與文化關系。
新教材的編寫充分考慮了交際與文化這兩層關系。語言材料、教學內容的安排均體現了“交際文化”。諸如問候、介紹、告別、感謝、道歉、邀請、請求允許、祝愿和祝賀、提供幫助、約會、打電話、就餐等功能意念項目,共60余條,穿插安排在各冊中。其中,屬于二級標準(小學六年級)的有30多條。由于文化習俗的差異,中國人與英美人在進行這些功能交際時會不一樣。要想真正掌握一門語言,必須了解產生使用該語言的特定文化背景。因此,在學英語語言的同時,也要了解該語言所載有的特色文化,以提高學習者對日常交際用語的文化差異的敏感性,這對交際能力很重要。
小學英語在注重基礎知識的同時,逐年加大語言綜和運用的比重,強調語言測試的實用交際性原則:語言必須放在實際的,盡可能不同的情景中運用;語言必須適合具體的交際行為;考核的焦點在于是否達到了交際的目的;語言交際行為除了需要語言能力外,還需要其他一些能力,如社會文化能力。小學日常英語教材及考核中越來越多地滲透著文化知識的要求,學生所具備的文化背景知識決定了其語言運用能力的高低。
二. 正確理解語言、文化和交際的關系
語言和文化均屬于社會現象,語言是社會文化的要素之一,是文化的載體,文化通過語言的存儲與傳播而時代相傳,兩者關系密切。語言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使用的,語言的使用受到文化的制約,不同的語言反映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差異。由于各個民族的地理、歷史、思維方式、生活習慣、價值觀念、宗教信仰等不同,從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規范,即所謂的文化差異。文化教會人們如何使用語言,而某些語言形式只有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才能產生相關的語言交際意義。如中國文化經常采取自貶或否定形式回答稱贊以示謙虛,而英語民族則采取肯定形式,回答“Thank you.”。交際能力既包括了四種語言能力(聽、說、讀、寫),又包括了社會文化能力,即能夠與另一種文化的人進行和諧交際的能力。在跨文化背景的語言學習環境中,最大的障礙是文化差異帶來得影響。所以,缺乏文化的了解,必然會造成交際的無法順利進行。
三.英語教學中存在的某些缺陷及面臨的問題
由于受傳統教法的影響,英語教學比較注重形式及意義的講解,而較少涉及文化。偏重語法訓練使得學生的實踐交際存在一定的障礙。雖然對語言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得不錯,但在具體語境中進行交際時,卻難以啟齒、語不達意、不得體等,從而造成難堪,甚至誤解。究其原因,就是缺乏必要的社會文化背景知識,比如中國學生在聽到贊揚他英語說得好時,可能會產生下面對話:
--- Your English is pretty good!
--- No, my English is not good.
--- Why? Don't you think so?
--- No, I don’t.
應該說中國學生所說句子并無語法錯誤,但卻不符合英語習慣,所以造成了交際的失敗。其實,學生只須回答:Thank you.
實踐證明,僅僅學點英語語法規則和詞匯意義,是不能順利完成交際活動的。隨著改革開放,國際交流的日益頻繁,因文化差異而造成的隔閡、障礙、誤解也隨之在交際中不斷突出。單純學習語言知識而不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是無法很好地進行交際的。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其中應包括社會文化能力。文化因素教學應成為中學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
四.文化差異在具體交際中的某些表現
詞匯的文化含義。語言學習過程同時也是文化知識的積累過程。語言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中使用的,語言的使用受到文化的制約,同時,不同的語言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差異,在各個民族中均可找到反映本民族獨特文化的詞匯。掌握好這些詞匯,不僅使學生了解到英語文化習俗,更好地使用該語言,而且有助于理解本民族文化。正如大綱所指出的:通過英語教學使學生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和風俗習慣,這不僅可以幫助他們學好英語,擴大他們的視野,還有助于他們理解本民族文化。因為,人類所持有的語言既有個性,也有共性。如在漢語中“龍”是高貴、神圣、偉大、強壯的象征,中國自豪地稱自己為“龍的傳人”;而在英語中,“dragon”卻表示邪惡,引申為“兇惡殘忍的人”( tierce person )、“狡詐、虛偽的人”( shy or treacherous person ), the old dragon 已經成為惡魔的代名詞。還有一常用詞dog ,英漢對它的理解差別也很大,在漢語中,“狗”往往為貶義詞,如:落水狗、癩皮狗、狗仗人勢、狗眼看人低等,均屬貶義詞。但在英語中, “dog”卻可表示褒義詞,如:Love me, love my dog.. You lucky dog. My old dog. Every dog has his day. As faithful as a dog. 反映了英美人與狗的密切關系。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教授像dog, dragon這些詞的詞義,還要教給學生這些詞語的文化含義及其使用場合。如果學生在學習語言的同時,能夠掌握語言所載的社會文化背景知識,便有助于正確、恰當使用英語進行口頭和書面的交際。
語用的得體性。語言的交際性是語言的最本質的功能。人們在交際時,雙方參與者要能妥善地在真實的社會情景中和不同的場合下得體使用上下文連貫的話語。在話語方面,有些話在中國人之間聽起來很得體,但在英美人聽起來就不恰當,甚至誤解。比如別人向你表示感謝時,漢語中常說“這是我應該做的”,直譯成英語就是“It is my duty . I ought to
do that.”英美人聽了就可能不高興。因為他會認為你的幫助不見得出于本意,只是你的職責而已或不得已而為之。應該說 “ You are welcome. It is my pleasure. Not at all.”等,才是最得體的回答。再如關于“吃飯”,“你吃飯了嗎?”這在漢語中使用的頻率較高,其含義已超過“吃飯”本身,有時作為一個打招呼用語,相當于英語中的“Hello! Hi! How are you ?”但在英語中,“Have you have eaten yet?”這句話的內涵僅僅限于“吃飯”,所以,當你問一個英美人“Have you had your lunch?”時, 他會以為你在邀請他吃飯而回答“Thank you, it is very kind of you.” 決不會回答“Yes./No”。因為在英美國家問別人吃過飯了沒有,通常是間接地想邀請別人一起用餐,在未婚青年中,甚至意味著希望與對方交異性朋友。還有,中國人同桌吃飯,先吃完者離席時常說“你們慢慢吃”,這是十分得體的情景性語言。但如對同桌的英美人說:You eat slowly, eat slowly. 他會莫名其妙,甚至認為你暗示他貪吃而大為惱火。其他象課本上出現率較高的had better, excuse me等,學生在使用時也常常使用的不得體,比如下列對話:
Student: --- You’d better explain it to me again. I don’t understand the sentence.
Teacher: --- Of course, I can.
Teacher: --- Excuse me, could you fetch me some chalk?
Student: --- I am glad to.
禁忌語。在西方國家,尤其是信仰基督教的國家,人們把“十三”和“星期五”都看作不吉利的,認為是大禍臨頭的象征,會給人們帶來災難。日常生活中,人們都竭力回避“十三”這個數字。如門牌號、旅館房間號、座位號、餐桌號等很少有“十三”號的。再比如,在第四冊U2課有一段對話,一中國學生問一外國婦人: How old are you? 老婦人并沒直接回答,而是委婉地說: It’s a secret. 原來,英美人都很重視privacy(隱私),在日常生活交往中,對于個人隱私問題應回避,否則,會引起對方的反感、誤解。詢問這些是對他們的不尊重、不禮貌的語言行為。諸如:婚姻、年齡、收入、宗教信仰等均屬個人隱私。所以,應避免直接提這些personal questions: 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 Are you married? How much do you earn? How many children do you have?
英漢文化在某些句式方面的差異。漢語多從正面入手,而英語卻從反面入手,尤其是在征求對方意見或稱贊的場合。所以,許多學生對于Negative response不習慣。例如:Do you think so? 這句話并無語法錯誤,但卻不符和英語習慣,是漢語話式的句子;英語習慣表達方式應為:Don't you think so? 其他如:Don’t you see? Don’t you agree with me? Isn’t she lovely? 等均是從反面入手,而不是從正面入手說成:Do you see? Is she lovely? 即使從正面入手也往往在句尾加一反問的尾巴,用反句形式,如:A fine day, isn’t it? You like coffee, don’t you? --- It’s a lively day, isn’t it? --- Yes, isn’t it?
教學實踐中,常會遇見這樣的病句:The rascal hit his face. The teacher pat the boy’s head. 出現這樣的原因就是由于思維方式,表達習慣不同造成的。漢語著眼于人的部位;而英語則眼于人的整體。正確的表達方法應是“動詞+人+介詞+the+身體部位”。如“pat sb. on the head; slap sb. in the face; hit sb. on the nose; lead sb. by the arm. 再如:I and my mother often go to Tianhe Park.等等,也是因為思維方式、表達習慣不同而造成的。
還有在書寫地址時,也表現了不同的文化差異。中國人看問題喜歡從一般到個別,而英美人更注重個別,所以,中國人寫地址從大到小,如:廣州市天河區員村第六小學;而英語中則恰恰相反,從小到大,如:Yuancun Primary School No.6 Tianhe Guangzhou。英美人先寫收信人姓名,再寫門牌、地名。寫信時,學生還有一個屢糾不改的錯誤,就是在寫信結束時隨手寫下寫信的日期。這些均是由于中英文化差異所造成。
可以看出,語言和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不同的民族間文化存在著深刻文化差異,這種差異會導致學習障礙、交際障礙。交際能力的培養與文化意識的滲透應是同步的。在英語教學中只有不斷地培養、提高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才能更好的掌握運用這門語言。所以,交際能力的培養與文化因素教學同樣重要。
五.采取的相應的對策
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國際間交往的頻繁、中國加入WTO 以及經濟的全球化,對于具有跨文化交際能力人才的需求日益突出、更加迫切。這就要求小學英語教學中必須注重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那么,怎么才能不斷培養學生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提高交際能力呢?至少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首先要培養跨文化意識,加強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和適應性,在教學中,適時介紹英美文化背景知識,風俗習慣等。引導學生在不同的語境中使用得體的語言,通過兩種不同文化的對比,有意識的展示兩種文化的共性和差異。比如:中西節日的異同,飲食文化的差異,日常問候用語等。
2.鼓勵引導學生多接觸英美原版的東西,如報刊、雜志、電影等,從中領略英美國家的風土人情、語言行為,體會英美文化與漢文化的差異。
3.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如多媒體、幻燈、音像,使教學更加生動形象。或是利用因特網,從中獲得更多的文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