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_av网站免费观看_国产一区二区免费视频_成人免费在线观看视频_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亚洲国产99

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研究3篇

時間:2022-12-30 10:27:16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一篇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研究3篇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研究3篇

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篇1

甘肅省位于我國的西北地區,地處黃河中上游,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地貌復雜多樣,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類型齊全,交錯分布,而玉米對外在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強,比較適合甘肅省氣候類型,已經成為該地區重要的商品糧出口種類之一。玉米營養價值高,并廣泛應用于食品加工和工業制造,從糧食安全的角度考慮,只有有效控制玉米病蟲害的發生率,才能提升玉米儲存量和消費量。因此,要加大對高產栽培技術的研究,并將多樣化的防治措施相結合,從而提升玉米產量和質量。

1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探析

1.1選擇合適的抗病品種

要想提升玉米的產量,筆者認為,應該從源頭抓起,選擇優質品種,根據當地的自然環境、土壤環境選擇合適的種植種類。比如五谷318、五谷305、先玉335、華玉518、強盛193、豫單185、德單5號、秋豐526等。尤其是先玉335,在甘肅省的種植數量最多,也是最常見的種植類型,以耐密性為主要特點,可以提升單位產量的種植密度,再加之,甘肅地區的降水稀少,多數條件下對流天氣少,玉米又屬于根系植物,在土壤層中的扎根深度較高,因此先玉335抗倒伏能力較強,可以有效抑制“斑病”,逐漸成為甘肅種植區域的“第一主栽”玉米品種。

1.2科學選擇種衣劑

在選擇合適的高產玉米品種之后,種植戶還應該科學選擇種衣劑,對種子進行包衣處理[1]。包衣劑可以通過溶解、稀釋和復配將化學農藥包裹在玉米種子表面,在種子外部形成保護膜,可以有效促進玉米生長,提高作物產量,提升種子發芽率,使其在生長過程中增加根系數量,增加根系長度,使玉米抗倒伏能力變強,加粗莖稈,改善作物長勢,有效防治病蟲害。因此筆者建議,應該選擇對土壤和水體、大氣破壞力度小的綠色種衣劑,比如吡蟲啉、克百威種衣劑,可以降低玉米螟、蚜蟲的發生率,提高種子抗害能力,也可以利用福美雙、20%福?克FSC種衣劑有限防治玉米黑穗病和頂腐病,提升苗葉綠素,增加根系活力。

1.3合理實施水肥技術

1.3.1灌溉技術。在玉米灌溉時,主要采用兩種方法,一種是農田灌溉,一種是技術噴灌。利用設施,調節水泵出水量(不小于30m3),設置機井電源功率(不小于25KW),并合理安排田間布局配置,安裝施肥灌溉設備(進排氣閥、離心式過濾裝置、逆止閥、流量計、壓力表等),將PVC管材(直徑110mm)埋入輸水主管道,地表安裝快速拆裝式接頭,連接雙向噴、滴灌帶。之后根據玉米生長特點和不同時期的水源需要,合理安排灌水量,在夏季的灌水量不能超過70m3,最低不能小于60m3,在播種期的灌水量不能低于拔節期,如果在拔節期灌水量在15m3左右,那么播種期不能低于20m3,在抽雄時期灌水量維持在10m3左右即可。在灌溉之前,種植戶可以通過深翻的形式提高土壤保墑能力。甘肅省的自然降水量少,因此多數情況下是農戶自行進行水源灌溉,為了提升水資源的利用效率,一般采用多種節水灌溉技術,比如管道灌溉技術、滴灌灌溉技術、地膜覆蓋等。其中管道灌溉技術就是指利用管道輸送水源,減低水資源蒸發和滲入,尤其適合缺水地區、干旱地區的農業灌溉。滴灌灌溉技術就是指利用滴灌設備進行植被水資源補給,這種方式無輸水損失和地面徑流損失,促進水肥的吸收,通過科學配備,有效提升玉米產量和長勢。筆者認為在不久的將來,還可以實施根系分區交替灌溉方式,只對玉米根部的土壤進行針對性的灌溉,通過這種方式代替傳統地膜覆蓋法,降低對土壤的污染。

1.3.2施肥技術。玉米的灌溉技術要與施肥技術相配合,播前精細整地,在播種時,要適當施加基肥,主要以復合肥為主,施加量為10kg/667m2,其中氮磷鉀含量分別為15%、20%、15%,來保證其生長養分。也可以施加腐熟農家肥,施加量為1000kg/667m2,主要成分為過磷酸鈣15kg,最低不能小于10kg。在玉米幼苗期,當種植戶發現展葉數量達到7片左右時,可適當施加碳銨,施加量為60kg/667m2左右,施肥后及時蓋土。在拔節期可以追加尿素,施加量為3kg/667m2,同時可以配合2kg/667m2可溶性肥料共同施加。在大喇叭期,為了保護玉米植株的整體所需營養,應該加大肥力補充,施加20kg/667m2可溶性肥料,或者施加尿素35kg/667m2,在抽雄期適當減少施加量,控制在10kg/667m2即可。由此可見,通過合理實施水肥技術,能夠讓玉米在生長期間,提高水肥吸收率,根據不同的生長階段,提供含量不等的水分和肥力,可以提升玉米生長質量,增強其抗病害、抗蟲害的能力。

2玉米病蟲害防治策略

玉米的常見的病害有黑穗病、根莖軟腐病、粗縮病、紋枯病、銹病、斑病等,常見的蟲害主要有玉米螟、棉鈴蟲、蚜蟲、黏蟲等。本文以玉米斑病和玉米螟為例,探究病蟲害的具體防治策略。

2.1玉米病害

2.1.1發病特點。玉米斑病也被稱為葉斑病、煤紋病和條紋病,主要危害的是玉米葉片部位,在發病前期從玉米根部的葉片稍部開始出現癥狀,并隨著病情的加重逐漸向上擴展,斑點起初呈現青灰色,水漬狀,之后逐漸向葉鞘和苞葉擴散,面積慢慢增大,顏色逐漸變深,成為淡褐色或者黃褐色,葉片水分降低,直至枯萎。在日常的分級標準中,可以將斑病分為5個等級[2]。將葉斑面積占總面積的10%、25%、50%、下部大量病斑、全部枯死這幾種現象分別定為一級、二級、三級、四級、五級病害。2.1.2防治措施。要想有效預防玉米斑病,筆者認為首先應該選擇優質的品種,提升玉米種子和幼苗時期的抗病能力。其次當種植戶發現玉米病株時,應該及時將被感染的葉片摘除,并進行焚燒處理,防止對整片種植區域造成影響,降低病害的擴散率。此外,在耕作時,要采用輪作、套作的形式,及時更換、更新種植種類,秋收后必須進行土壤深翻,降低田間初侵染病源,在輪倒茬制度中可以選擇馬鈴薯、玉米、花生之間的輪作,增強玉米抗病性,注意排灌。當玉米出現明顯病害,或者病害情況加重時,種植戶應該及時采取藥劑治療法,利用高脂膜增產劑300倍液,結合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進行組合防治,也可以選擇7%丙環?嘧菌酯懸乳劑60mL/667m2,75%的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進行防治,采用噴施法,每隔15d施加一次,連續噴施3次,可以提升防治效果。還可以利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溶液融合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溶液,進行噴施,每隔7d施加一次,連續噴施3次,控制玉米斑病的蔓延和傳播。

2.2玉米蟲害

2.2.1發病特點。玉米螟屬于螟蛾科,有被叫做玉米鉆心蟲[3]。危害的農作物類型較多,比如高粱、玉米、谷子、棉花、甜菜、豆類等作物。該種害蟲具有晝伏夜出的特點,飛翔和擴散能力強,成蟲具有趨光性特征,在玉米的種植過程中,其幼蟲就可以對玉米植株造成損害,影響植株養分運輸,破壞玉米莖稈組織,逐漸讓玉米的軀干部位失去抵抗能力和防風能力,主要殘害玉米的心葉,并通過苞葉呈現排糞口,影響抽雄和展葉,成蟲還會對玉米的顆粒造成損害,最終降低玉米的籽粒量,影響整體產量。在春玉米的種植中,有將近30%的玉米會遭到玉米螟蟲害,在夏玉米的種植中,有將近90%的玉米會遭到玉米螟侵害,在秋收時,可能造成玉米減產30%作用。

2.2.2防治措施。筆者認為,對于玉米螟的防治,應該從幼蟲和成蟲這兩個階段來進行。對于越冬幼蟲,種植戶應該及時處理越冬寄主秸桿,降低幼蟲存活數量,還可以在玉米螟產卵始期,利用生物防治法,投放黑卵蜂、瓢蟲、步行蟲、赤眼蜂等玉米螟天敵,有效殺死玉米螟,抑制蟲害發生率,降低越冬幼蟲復蘇化蛹。還可以利用化學防治法,將白僵菌粉噴施在玉米秸稈堆,之后進行封垛,施加量為100g/m3,從而降低成蟲數量。也可以在生長末期,利用50%硫磷乳油,50%巴丹100倍液對玉米心葉進行噴施,有效抑制玉米螟的繁衍。還可以利用藥物治療法,采用250g的2.5%殺螟靈1號顆粒劑,與4kg細砂相混合,撒入心葉部位,1g/株,或者將1%率硫磷顆粒劑拌2kg細砂,撒向發病部位,利用此類方法抑制成蟲數量,有效降低玉米螟發生率。

3結束語

甘肅省敦煌市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適宜多種農作物種植,具有“天干而地不干”的環境優勢。要想提升玉米高產,就應該立足自然特色,選擇合適的抗病品種和包衣劑,將節水灌溉技術與施肥技術相結合,提供玉米植株的整體所需營養,提高總產量,還應該將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學藥劑防治相結合,采用輪作、套作的形式,降低田間初侵染病源,有效控制斑病和玉米螟等常見的病蟲害,從而促進玉米創收。

作者:殷建華 殷建梅 單位:甘肅省敦煌市月牙泉鎮人民政府 甘肅省敦煌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篇2

玉米作為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玉米的需求也不斷增加。為了實現玉米高產,必須對玉米做好栽培前的準備工作,即科學選擇、選地耕地,掌握優良栽培技術的應用要點,主要涉及合理選擇播種技術、強化田間管理、嚴格控制玉米生長期間的濕度與溫度、及時清除雜草和正確施肥等,還要高度重視主要病蟲害的科學防治,以保證玉米高產優質,從而能最大限度滿足人們的需求,促進玉米產業健康發展。

1栽培前的準備工作

1.1科學選種

選擇合適的品種進行栽培至關重要。一般在選擇玉米種子時,需要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土地條件等因素進行選擇,同時保證所選品種具有較強的抗病、抗蟲能力。明確品種后進行機械選粒,剔除其中的病菌侵襲粒、蟲蝕粒等不良種子,以保證種子顆粒飽滿、大小一致。將選好的玉米種子攤在地面上晾曬,注意攤鋪均勻、保證陽光充分照射和定期翻動[1]。再基于本地玉米病蟲害的情況,合理選用種衣劑進行種子包衣,提高玉米種子抗蟲、抗病能力,從而保障玉米健康生長。

1.2選地耕地

為切實保障玉米優質高產,在科學選種的同時,還要根據玉米的生長特點,選擇良好的玉米栽培環境,確保玉米在生長中獲得充足的發育空間。一般在選地時,要遵循地勢平坦、土地耕層深厚、肥力高、具有良好灌溉條件等標準。確定好地塊之后進行整地工作,可以通過采取機械作業的方式提高整地效率與質量。在整地中需要確保壟高與壟寬的合理性,一般標準壟種植的壟高為15cm、壟寬為60cm,大壟密植栽培高度為15cm、寬度為110cm。

2栽培技術要點

2.1選擇合理的技術播種

從播種層面來講,玉米高產的基礎是適時早播、合理密植[2]。在合理密植期間,基于深開溝、重鎮壓與淺覆土等原則,應先保證土壤耕層地溫可以穩定在10℃。針對大穗稀植型的玉米,在播種時應采取單粒播種技術,避免間苗,種植42000株/hm2,而耐密型的玉米可以種植約58000株/hm2。為提高出芽率,保證播種效果,在這一過程中需要一次性施加氮肥、磷肥、鋅肥與鉀肥,施加底肥的深度控制在12cm左右。如有條件,應通過測土配方施肥,以保證施肥的有效性。在使用機械化精量播種方式時,務必確保播種的深淺一致,并且及時進行鎮壓和均勻覆土,厚度需要控制在4cm左右。如果不使用機械化播種的地塊進行作業時,可以借助多功能玉米播種器等輔助播種,并在播種完成后覆蓋一定厚度的土層。

2.2做好田間管理工作

為了可以實現玉米高產、穩產,在完成播種作業之后應切實做好田間管理工作,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在玉米3葉期進行疏苗時,應遵循留壯苗、大苗的原則進行。針對缺苗斷條較為嚴重的情況,需要做好補苗工作,在此補苗時可以借助移苗器進行備用苗的補栽。在4葉期定苗時,需要依據齊苗原則進行。而在7葉期時,應進行一次機械中耕,并及時根據玉米的生長情況進行追肥。

2.3嚴格控制濕度與溫度

在玉米生長的過程中,如果濕度與溫度控制不好,將會很大程度上影響到玉米的產量與品質。一般在玉米種子的萌發、開花等階段,需要控制好溫度,具體可以使用通風耕地、適當澆灌等方式,保證溫度的適宜性[3]。而濕度的控制其實就是合理進行灌溉,保證玉米在生長過程中可以獲得足夠的水分。但也不能過多,否則大量積水會影響到玉米的生長,甚至會引起病蟲害。

2.4及時清除雜草

玉米周邊的雜草不僅會與其爭奪養分、水分,還會成為病蟲害傳播的重要介質,擴大玉米病蟲害的影響,從而降低玉米產量與品質。從播種到最終收獲玉米期間,種植人員都需要定期或不定期進行除草工作,對于某一區域中生長較為旺盛的雜草,可以選擇合適的除草劑進行清除。一般情況下,播種后7d內可以使用90%乙草胺乳油、38%莠去津懸浮劑,然后按照一定比例兌水后噴灑,以此達到較好的除草效果。在玉米苗的3葉期至5葉期,可以使用38%莠去津懸浮劑、4%煙嘧磺隆可分散油懸浮劑、20%硝磺草酮可分散油懸浮劑兌水噴灑。

2.5正確施肥

在玉米的生長期間,不同時期對營養物質的需求不同,種植人員應根據實際生長情況及時進行施肥。為避免玉米后期倒伏,可以在拔節期及時培土、追施拔節肥[4]。另外在施肥過程中,需要注意控制肥料量,并保證合理搭配不同肥料,以達到較好的施肥效果。

2.6收獲

玉米的最佳收獲期在成熟后7~14d適時晚收并催熟降水。收獲時可以采取機械作業的方式,之后將秸稈通過機械粉碎或打捆處理。

3主要病蟲害防治

3.1常見的防治措施

在種植玉米的過程中,病蟲害對其產量與品質的影響十分明顯,如果沒有種植人員加強管理,采用合適的措施進行防治,將無法保障玉米的優質高產。目前,在防治玉米病蟲害的過程中,比較常見的幾種防治措施主要有農業防治、物理防治、化學防治與生物防治。首先,農業防治作為一種有效的防治手段,主要是通過嚴控玉米播種時機、強化玉米田間管理等措施,為玉米的生長營造一個適宜的環境條件,從而避免玉米在生長的過程中被病蟲害影響,降低其產量與品質。其次,化學防治是使用一些化學藥劑進行玉米病蟲害的防治,這也是目前防治玉米病蟲害中使用的主要措施。具體來講,一般使用化學防治主要在玉米播種前與生長期。在播種前利用化學農藥浸泡選好的種子,或將化學農藥直接噴灑在種子表面上,這樣再進行播種的話,就可以避免玉米種子受到病蟲害的影響,進而有效提升種子的出芽率。而在生長期使用化學防治手段,主要是根據具體的病蟲害情況,選擇相應的化學農藥進行噴灑,總體而言,對于不同的病蟲害需要科學使用相應的化學農藥進行防治,以實現最好的防治效果[5]。再次,物理防治。與化學防治相比,物理防治不會破壞生態結構,也不會對環境產生污染。但缺點在于物理防治的成本較高,需要較多地投入物力和人力。一般常見的物理防治手段有日光暴曬、過濾除菌、高溫滅菌等方式,如果在玉米生長中出現較為嚴重的病蟲害,不僅會導致玉米產量受到影響,還會影響其品質,而物理防治技術可以有效避免病蟲害對玉米的侵擾,保證其可以健康生長。最后,生物防治技術是通過利用自然界物種間的食物鏈關系,對常見的玉米蟲害進行防治。比如防治玉米黏蟲、玉米螟等常見的蟲害時,可以利用蚜繭蜂、草蛉等蟲害天敵進行防治。不過,與上述所提到的幾種防治技術相比,生物防治雖然效果不錯,也不會對環境產生污染或破壞,但以目前實施情況來看,實施難度相對較大。

3.2主要病害防治

玉米生長中主要的病害有大斑病、細菌性莖腐病等。中大斑病的發生概率很高,主要癥狀是玉米的苞葉、葉片等位置呈現黃褐色斑點或灰色斑點。為預防這一病蟲,可以通過選擇抗病雜交種、改善種植密度等方式。此外常用的方法就是化學防治,使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72%百菌清可濕性粉劑等藥劑進行噴灑。對于細菌性莖腐病,可以通過施加腐熟有機肥、選用抗病雜交種等方式進行預防。

3.3主要蟲害防治

黏蟲、玉米螟是常見的玉米蟲害,在實際防治時,應根據這些蟲害的具體特點,采取聯合監測、分區治理的方式進行防治。針對越冬幼蟲,可以在秋季翻地進行殺滅害蟲。同時還可以根據成蟲的趨光性,運用黑光燈誘殺。對于蟲害的防治可應用化學防治手段,如在玉米心葉末期,可以自制呋喃丹顆粒或辛硫磷顆粒,然后將其放在心葉中,從而降低蟲害的發生概率。

4結束語

對農業產業而言,如何有效提高作物的品質與產量是一個經久不衰的問題,而這就依賴于合理使用優良的栽培技術與有效防控病蟲害,并通過人工適當干預,為作物的生長創造適宜的環境。眾所周知,玉米是我國重要的農作物之一,提高玉米的產量不僅關系著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需求是否可以得到滿足,還影響著國家糧食安全與其他產業的發展。所以,除了要在玉米種植中采用優良的栽培技術,還要加強主要病蟲害的防治,以此保證玉米的優質高產。

作者:劉軍杰 單位:濰坊市濰城區農業農村局

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篇3

玉米是懷安縣的重要糧食作物,對當地農業生產以及糧食安全、工業發展均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在玉米種植中,需高度重視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運用,采取科學的病蟲害防治措施,提高玉米產量及農戶收益以促進玉米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1選地及整地

選擇地勢平坦、土質疏松、有機質含量高、保墑性能良好的地塊。播種前整地,落實滅茬、旋耕、深翻、耙地、起壟工作。確保地面平整無結塊,注意保護耕作層,以保證后期覆膜質量。播種前10~15d,對田塊翻耕曬土并灌入水分、深耕細作,整平地面后覆蓋地膜。

2施足基肥

播種前施入充足底肥,若施入土肥,以150~300t/hm2較為適宜;若施入化肥,可施入750~1500kg/hm2尿素、1500~2250kg/hm2氮磷鉀復合肥。
3品種選擇及種子處理

3.1品種選擇

選擇玉米品種時,需充分考慮當地氣候特點以及種植條件等,優選優質高產、抗病蟲害能力強、抗倒伏性能優異,生長周期不超過155d的品種[1]。當前,適宜在懷安線縣種植的玉米品種為巡天969、鄭單958等。

3.2種子處理

播前曬種。挑選種子后,選擇晴朗天氣將種子攤鋪于地面,在陽光下晾曬3~5d,以促進種子發芽,提升種子發芽整齊度,保證種子快速出苗。

3.3種子包衣

種子包衣即將包衣劑包裹于種子表面,以提升種子抗病性能以及抗蟲性能,促進種子生根發芽。可采用種子質量0.1%~0.2%的50%的辛硫磷乳油對種子拌種處理,用量為種子質量的0.1%~0.2%,可有效防治各種地下害蟲;采用70%甲基托布津乳油或者20%粉銹寧粉劑兌水拌種,可防治玉米瘤黑粉。

4播種

待地溫達到并穩定于12℃時,即可播種。

4.1覆膜播種

常見覆膜方式包括以下3種:第一為先鋪膜保墑,待適宜時期播種。這種覆膜方式適用于干旱少雨季節,其保墑性良好,可調控播期,便于調整株行距,可保障栽植密度[2]。第二為帶肥下種,一次完成鋪膜、播種以及覆土等各項工作。第三為一次完成播種以及鋪膜作業,待出苗后破孔放苗,這種覆膜方式在大面積平整的種植地塊內較為適宜,常采取機械化作業方式,其鋪膜質量較高,增溫效果良好,出苗整齊度高,但是放苗中將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在高溫天氣或者未及時放苗時,常引發燙苗。覆膜播種時,播種前需將種子置于陽光下暴曬,接著拌種處理,晾干后播種,以防治各種病蟲害。與露地播種方式相比,地膜覆蓋播種方式將播期提前7~15d,其播種深度通常為4cm,栽植密度大約為52500~75000株/hm2。

4.2直播

直播時,需確保播深一致、覆土均勻。需結合玉米籽粒大小確定適宜的播種密度,每穴播入3~5粒種子,播種量為45~50kg/hm2,覆土3.5~5.0cm。通常定苗60000~75000株/hm2。

5田間管理

5.1苗期管理

5.1.1化學除草

化學除草分為苗前除草和苗后除草。苗前除草即在玉米出苗前,每1hm2用4.5kg甲草已莠兌水1200kg水后噴施于田塊內。苗后除草是于玉米7葉期—8葉期,每1hm2用3750~4500g20%的百草枯兌水750kg或者15~30kg10%的草甘膦兌水750kg后噴施于田塊內。或在雜草3葉期—5葉期,每1hm2用750~1125g玉清兌水750kg后噴施,嚴禁將藥液噴施于玉米心葉內。

5.1.2查膜放苗

覆蓋地膜后注意避免踐踏破壞。玉米出苗后及時放苗。采取先播種后覆膜的田塊,待幼苗葉片頂膜時,立即破膜放苗。放苗結束用土封嚴膜孔,以避免跑墑降溫,防止雜草滋生。5.1.3適時定苗玉米3葉期需及時間苗,及時去除小苗、弱苗以及病苗,每穴僅保留一株健壯苗。如果存在缺苗現象,可就近取苗移栽[3]。5葉期定苗及中耕,在松土保墑的同時,清除雜草以及雜苗。

5.1.4蹲苗管理

苗期結合苗情及時蹲苗,以促進根系發育,提升玉米植株抗倒伏以及抗旱能力。

5.2穗期管理

5.2.1大喇叭口期

玉米大喇叭口期,施225kg/hm2的尿素,注意肥料與根的距離需達到10~15cm,深度需達到10cm,采取穴施或者溝施方式。施肥7d后灌水1200m3/hm2,注意灌足灌透,以滿足玉米拔節期對水分的需求。

5.2.2抽雄期

玉米抽雄期施75kg/hm2的尿素,肥料需施入遠離根部10~15cm的位置,施肥深度通常為10cm。在玉米根部培土,以增加土層厚度,促進氣生根生長,避免玉米倒伏。結合田間持水量進行灌水管理,若手握地表土不成團,需立即澆水。

5.2.3花粒期管理

花粒期施入75kg/hm2尿素,將肥料施入遠離根部10~15cm的位置,一般采取根施或者穴施方式。花粒期將土壤含水量控制在75%,確保表土疏松、下部濕潤。整個花粒期灌水2~3次,以為植株提供充足的水分。

6病蟲害防治

6.1玉米褐斑病

玉米褐斑病是由玉蜀黍節壺菌侵染引發的一種常見病害,主要為害玉米葉片、葉鞘、莖稈以及苞葉,導致葉片表面出現密集成行的圓形病斑。發病初期病斑顏色為黃色,逐漸轉變為深褐色[4]。在莖稈節間,葉鞘出現較大、邊緣模糊的紫褐色病斑,甚至整個葉鞘出現紫褐色腐爛。針對玉米褐斑病,可噴施12.5%禾果利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防治,為提升防治效果,可將適量尿素以及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添加于藥液內。

6.2玉米莖基腐病

玉米莖基腐病又名玉米青枯病,是由幾種鐮刀菌或者腐霉菌單獨或混合感染而引發的一種發病頻率較高的玉米病害。該病會導致玉米青枯萎蔫,葉片干枯褪色,苞葉枯死,果穗下垂;發病初期莖基部呈水漬狀,接著轉變為淡褐色。針對該病,通常于玉米苗期噴施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2000倍液防治。

6.3玉米瘤黑粉病

玉米瘤黑粉病又被稱為玉米黑穗病,是由玉米黑粉菌感染而引發的一種病害,主要為害玉米植株地上幼敏組織以及器官,導致葉片上出現病瘤,莖節上出現大痘,莖稈扭曲[5]。在該病防治中,發現病瘤需及時割除并進行深埋處理,同時強化田間管理。在玉米抽雄期,可噴施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者50%退菌靈800~1000倍液防治。

6.4玉米螟

玉米螟又名玉米鉆心蟲,主要以幼蟲蛀莖為害,導致莖稈組織遭到破壞,最終導致因養分運輸受阻而受損,嚴重時甚至會導致莖稈遇風折斷。該蟲害常見防治措施為:在玉米喇叭口內置入適量50%辛硫磷2000倍液以及適量細沙。

7適時采收

玉米苞葉發黃后10~15d,即籽粒乳線消失、基部出現黑層時即可收獲。

參考文獻

[1]裴文東.陜科9號玉米品種在陜北生產表現及高產栽培技術[J].園藝與種苗,2019,39(8):45-46+53.

[2]黨引弟,韓丹.玉米栽培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分析[J].種子科技,2018,36(11):51+55.

[3]徐軍生.新技術在提高北方旱地玉米栽培產量中的應用[J].南方農機,2020,51(12):48.

[4]李永鑫.淺析玉米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策略[J].種子科技,2020,38(21):39-40.

[5]于麗.玉米栽培新技術及病蟲害防治策略分析[J].現代農業研究,2020,26(10):97-98.

作者:馬瑞琴 單位:懷安縣農業農村局

優秀范文
相關期刊
相關文章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久久久久久久 | 欧美成人第一页 |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久久 | 羞羞午夜| 成年无码av片在线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av | 午夜欧美 | 亚洲精品日韩激情欧美 | 蜜桃视频麻豆女神沈芯语免费观看 | 男人久久天堂 |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国产主播 | 天堂网中文在线 | julia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精品三区 | 99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免费黄色av网址 |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湿哒哒 |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 | 视频福利一区 | 亚洲视频精品一区 | 99久草 | 日韩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日本视频 | 日韩a电影|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 天堂亚洲网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一区探花 | 国产中文视频 | 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 欧美激情第二页 | 成人免费视频网站在线看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国精产品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在线播放一区二区 | 欧美午夜理伦三级在线观看 | 狠狠色综合欧美激情 | 亚洲一区av在线 | www久久精品 | 亚洲a视频|